正文 第4章 低處修心,高處成事(3)(2 / 2)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是個老謀深算、絕頂聰明的人,卻總喜歡裝糊塗。魏明帝死後,幼子齊王曹芳即位。根據明帝遺詔,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共同輔佐曹芳。起初,曹爽由於司馬懿德高望重,又是自己的前輩,每有軍國大事,不敢自專,都要由司馬懿決斷。後來,曹爽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引薦了一些人為心腹,駕空了司馬懿。司馬懿麵對這種情形,一時也無可奈何。自己雖然受明帝遺詔與曹爽共同輔政,但畢竟曹爽是宗室貴族,而自己是遠屬,太尉兵權又被奪去,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傅,無法與曹爽抗爭。此後,司馬懿便稱病在家,以躲避曹爽的鋒芒。司馬懿居家不出,正中曹爽下懷,心病一去,得意忘形。不過,正在放縱歡樂的曹爽也沒有忘記司馬懿的存在。沒過多久,曹爽的心腹李勝出任荊州刺史,曹爽便讓他去司馬懿處告辭,借機窺探一下司馬懿的動靜。司馬懿已經知道李勝的真實用意,便讓兩婢女攙扶著自己坐在床上。見李勝之後,用手拿衣服,衣服掉在地上,又向婢女示意口渴,婢女送上一碗粥。司馬懿喝粥時,粥汁又都順著口角流到胸前。

看到司馬懿如此衰朽不堪,李勝裝模作樣地哭著說道:“方今主上尚幼,天下人都依賴明公,過去人們隻聽說您重病複發,可是沒想到病得這麼嚴重。”這時,司馬懿長籲了一口氣,說:“我年老沉疾,危在旦夕。君屈當並州,並州離胡人很近,好自為之,恐怕我們不能再見麵了。”李勝連忙糾正說:“我是赴任本州,不是並州。”司馬懿又裝作昏聵地說:“君將要去並州,努力自愛。”這時的李勝,再也顧不得用那些文雅的交際語言了,說:“我是去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這才稍稍地明白過來,說:“君還本州做刺吏,盛德壯烈,好建功勳,我與你分別以後,恐怕再也見不到麵了。”接著,司馬懿又把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叫出來,並讓他們與李勝結為朋友,求李勝在他死後多多照顧,說著,司馬懿又嗚咽起來。其實,司馬懿這時身體狀況很好,故意裝作昏聵的樣子來迷惑李勝。李勝是荊州人,所以把到荊州做刺史說作“君還本州”,本、並行近,正好被司馬懿鑽了空子。李勝從司馬懿家出來,複見曹爽,樂不可支地說:“太傅語言錯亂,口不攝杯,指南為北,肯定活不長了。”從此,曹爽不複以司馬懿為意,更加肆無忌憚地恣意弄權。豈知這正是司馬懿的詭計。

翌年正月,幼主曹芳按慣例到高平陵去祭祀祖先,曹爽兄弟都隨駕出行。司馬懿立即在城中部署兵馬。先占據了武庫,控製了都城。隨後,屯兵在洛水浮橋,派人向曹爽等送信說:“大將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外專權……天下洶洶,人心危懼。現在皇太後命罷免曹爽兄弟官職,自回家中,不得在外逗留,如果膽敢違抗,便以軍法從事。”曹爽兄弟回家之後,司馬懿征發民工800人,在曹家宅第四圍築高牆,布置人在上麵觀察曹爽舉動。曹爽兄弟不知道司馬懿究竟做什麼打算,便給司馬懿寫了封信,說家中沒有糧食了,求司馬懿接濟一些。司馬懿接到書信,馬上派人送來100斛,並且又送了一些肉脯、鹽、大豆,曹爽兄弟見司馬懿送糧給他,又都歡喜起來,以為自己可以不受死了。

曹爽又一次上了司馬懿的當。這期間,司馬懿在朝中鏟除曹爽的黨羽,不久,又將曹爽兄弟下獄,以謀反大逆的罪名,誅殺盡淨。從而,司馬氏與曹氏的權力之爭以司馬氏的勝利而告終。

司馬懿在不利於自己的環境下,采用假癡不癲、裝聾作啞的辦法,蒙蔽對方,從而保護自己,這樣做既避敵鋒芒,又能給自己爭取時機,從而為站起來反客為主打下基礎,以此來達到取勝的目的。

古人雲: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人要懂得退讓的道理。就像打拳時,退回一步,不是膽怯,而是為了下次出拳時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