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天晚上,華佗仍然象往常一樣在昏暗的油燈下攻讀醫書,正讀得興味盎然的時候,他的一位師弟突然撞開門闖了進來,氣喘籲籲地衝他喊道:“師兄,不好啦!不好啦!師傅突然昏過去啦!這可怎麼辦呀!”

華佗聞言一愣,暗暗叫了一聲“糟糕”,扔下書本,拔腿就往外跑去。

到了師傅房裏,隻見師傅直挺挺地躺在一張床上,他臉色蒼白,雙目緊閉,一動也不動。幾個師兄弟在一旁忙的團團轉,有的還急哭了。華佗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他媽媽當年病重時的情景,心裏一急,匆忙跑上去拉著師傅的手連連喊道:“師傅!師傅!您醒醒!”然而,師傅一點兒反應也沒有。

這時,華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小心地拉起師傅的手,開始為師傅診脈。不一會兒,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然後安慰師兄弟們說道:“師傅的脈象平和有力,他沒病,過一會兒就會好的。大夥兒放心吧!”

他剛說完,師傅從床上坐起來了,樂嗬嗬地說:“哈哈,我沒病,隻是想考考你們,看來,隻有華倫考試及格了。”

華佗回到房裏,看見桌上一堆紙灰,不由嚇了一跳。原來剛才急急忙忙出去,沒收拾好書,桌上的醫書被油燈燒成了灰燼。

華佗沒有聲張,他悄悄地把這幾本看過的醫書背誦著默寫出來。他花了許多時間,把被燒的書全補齊了,櫥裏的書沒有受到損失。後來,華佗長大了,他到處行醫,成了我國古代傑出的大醫學家。周處

——猛少年除三害

周處(242-297),字子隱,三國時吳國義興陽羨人;曆任大字、禦史中丞等官。

周處出生在貴族之家。他的父親周紡,曾任鄱陽太守。雖然父親在周處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但周家田產阡陌成行,佃戶很多。再加上孫吳政府曆來對大族實行優待政策,所以周處從不為生計操心。

生活無憂無慮,平日又愛舞槍弄刀,周處長了一副鋼筋鐵骨的好身板。家中勢力大,生來性子野,加上無人管教,長到了十七八歲,周處還不懂得一點為人處世的道理。

他喜歡打獵,騎上馬,搭箭上弓;看見個鳥呀獸呀的,就任著性子追,什麼老百姓的莊稼地,什麼熱鬧的市鎮集場,全然不顧。結果,踏壞了莊稼,踏傷了人,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而且他臂力過人,性情暴躁,常常不問曲直,揮拳便打人,人們都怕他,一見他就躲得遠遠的,成為附近有名的一大害。

有一天,周處騎馬順著田間小路散心。放眼望去,真是一個好年景啊。籽粒飽滿的稻子沒過了雙腿,在風中微微搖動,像金色的海洋。忽然,他看見田埂的樹蔭下有幾個聊天的農民。

周處走過去,想說幾句有禮貌的話,改善改善關係。他拱手作揖,對一位老人和藹地說道:

“老人家,今年年景不錯,風調雨順,等稻子一豐收,你們可要高興壞了!”

老人認出他是周處,沒好氣地說:“有什麼可高興的,三害不除,我們沒有高興的好日子!”

周處很奇怪,他來沒有聽說過什麼“三害”。老人告訴他:“第一害是南山那條猛虎,經常出來害人性命。第二害是長橋河下的那隻水蛟偷吃莊稼、家畜,還叼走村裏的小孩。至於這三害嗎,是個人。他比猛虎、水蛟還厲害,害得人沒法躲,沒法藏!”

周處氣壞了,跺著腳說:“你快說出來,這個人是誰,我非殺掉這個畜生不可!”

老人裝得不認識周處,對他說:“你對付不了他。他叫周處。”

周處臊了個大紅臉,許久他才說出話來:“要是就三害的話;我能除掉它們!”

第二天,周處起了大早,帶著哨棒和長刀向南山出發了。次日中午,他馱回了一隻錦毛白額死虎。

之後,他連續幾天伏在水蛟出沒的地方,等著下手的機會。

一天傍晚,水蛟爬出來了,爬上了岸。所謂水蛟,實際上是一種鱷魚。一千多年前,在我國江南地區鱷魚很多,今天差不多絕跡了。

周處撲上去,用鋼叉同水蛟搏鬥。水蛟退回水中,周處也跟了下去。一人一蚊,或沉或浮,向下遊行進了幾十裏地,慢慢地消失了……

五、六天之後,渾身傷痕、疲倦萬分的周處到回到家鄉。他為家鄉歡騰的景象震呆了:家家門口披紅戴綠,戶戶灶中飄出了向香,街頭巷尾還有小娃娃在放鞭炮。

什麼事這麼高興?周處截住一個小孩問起來。小孩子告訴他,鄉親們聽說周處死,大家非常高興,都在慶賀呢!

周處萬萬沒有想到大家對自己這樣懼怕,自己給鄉親們帶來了這樣大的禍害。他痛定思痛,悔恨萬分。他聽說吳君(今江蘇蘇州)有兩位名士陸機、陸雲弟兄,他們學識淵博,清正賢良,何不去向他們討個主意?

於是周處離開義興,乘船渡過太湖來到吳郡。當時陸機不在,周處見到了陸雲。他向陸雲訴說了自己矛盾的心情:

“我想學點本領,做一個有用的人,但歲月磋跎,已經長成了大人,想學恐怕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