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也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從表麵上看我們取舍的似乎隻是如何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但實際卻也是在對自己的人品、人格做出取舍。取舍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選擇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不能因一時之快或蠅頭小利而失去做人的道德、良心和他人的信任。
有一隻老鼠會經常來偷吃農夫倉庫裏的糧食,所以農夫就事先設了一個可以讓老鼠空腹進去的小洞,老鼠一旦進去便鑽不出來,到時農夫就可以“甕中捉鱉”。老鼠並不知道農夫的計謀,當它來到糧倉前看到這個小洞時開心壞了,這樣的便宜不占豈不可惜了,便一狠心餓了兩天,順利地鑽入糧倉,而當它美餐一頓後卻怎麼也爬不出來了,就為了一頓飽飯,誤了卿卿小命。雖然這個故事是拿小老鼠做個比喻,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會和小老鼠一樣,認為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要白不要的心理,從而做出讓自己日後悔之莫及的事情。
如果你的選擇要做到權衡利弊,還需要學會把握尺度,量力取舍。
在麵臨取舍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什麼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哪些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我們所熟知的很多偉人曾經都麵臨過生命中重大的選擇,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他們的選擇,然後想想他們為什麼這麼選擇,釋迦牟尼在宗教事業和王位之間,選擇了創立佛學;從而奠定了佛學的根基,魯迅在拯救人的靈魂和人的身體之間選擇了成為一代文豪,他認為心靈的疾病要比身體的疾病更為可怕,他挽救了無數迷茫的青年,幫助青年人從黑暗走向了光明,比爾·蓋茨在創立事業和入學深造之間選擇成為了企業家。那是因為他充分分析認識了自己,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和更感興趣的事情。邁克爾·喬丹放棄了棒球運動員的夢想,選擇成為世界籃壇上最耀眼的“飛人”球星;他從自身條件出發,選擇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帕瓦羅蒂放棄了教師職業,選擇成為名揚世界的歌壇巨星。他們的選擇都讓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試想如果當初魯迅沒有選擇棄醫從文,那麼對於中國文壇來說是件多麼可惜的事情,中國就少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文壇巨匠。所以為了我們能獲得更多的成功,我們的選擇必須要把眼光放寬心胸放廣,不僅僅要考慮自己也要考慮你的選擇會給他人給社會帶來什麼。所以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有些選擇即使看起來條件特別的誘人,但如果不適合自己,那就要果斷舍棄。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要視自身條件和具體情況而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去做事情,不能左右難舍。
在很多的情況下,即使我們非常審慎的去選擇,終歸都不會是盡善盡美,總會留有缺憾。但從另一個角度講,缺憾本身也是一種美。我們不妨想想,就連權傾天下的統治者都無法擁有天下所有的最美,何況是常人。既然做了選擇就不要再後悔。隻要是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明智、理性和智慧的選擇。
每個人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自己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編導兼演員,隻有學會正確地進行取舍,明白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便能演繹出屬於你自己的精彩的獨特的人生喜劇。
讓我們學習取舍,讓我們學會取舍。
做事絕招:
要做到權衡利弊的取舍我們還需要學會把握尺度,量力取舍。在麵臨取舍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哪些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五、能方能圓,有忍有容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凡有彌勒佛的寺廟裏,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幅對聯。這幅對聯告訴我們的哲理是人要做一個有度量的人,如果能達到能容天下萬事萬物的度量,其思想便是進入“禪”的高層境界了。度量,是對他人長處、短處和過錯的一種包容。度量大,便能得人心、團結人、納眾謀,以成其強大,對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