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末年,統治越加的黑暗,農民幾乎活不下去了。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其中陳勝和吳廣率領的起義聲勢浩大。在過去的楚地,有一個叫殷通的郡守也想趁機推翻秦朝,但是他自己的威望又不夠,所以他就請來當時在吳國避難的項梁和項羽叔侄倆人。項梁和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代,在當地廣結了許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當地百姓的敬仰。項梁是項羽的叔父,義軍以他為首。他對殷通說:“現在各地義軍紛紛起義,正是消滅秦國的最好機會,當然先發動起義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機,我們應該早點起義才是。”項梁說這段話是有目的的,因為他看出殷通性格怯弱,難成大事,於是找了個機會就讓項羽把他殺死,並收服了他的部下。項梁又不失時機地征集人馬,壯大軍隊,並且打出滅秦的旗號,成為各路起義軍的佼佼者。在這裏裏,項梁先是“以正合”,迎合了當進的局勢,並且籠絡一大批義士。而後采用“以奇勝”,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在軍史上“以正合,以奇勝”的成功戰例不勝枚舉。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正合”在“棧道”,“以奇勝”在陳倉。“圍魏救趙”的“正兵”在“圍魏”,“奇兵”的效果在“救趙”。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圍點打援”,“以正合”在“圍點”,“以奇勝”在“打援”。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的標誌是二野十數萬人馬千裏躍進大別山,當時大態勢裏國共兩軍“以正合”在山東和陝北兩個主戰場,解放軍“以奇勝”的奇兵則是二野十數萬人馬強渡黃泛區千裏躍進大別山,爭得戰略格局操之在我的主動權。
像兵戰上的“以正合,以奇勝”一樣,商戰的“以正合,以奇勝”亦比比皆是。且說一度國產家電特別是彩電“以正合”的價格戰打得熱火朝天;海爾CEO張瑞敏給熱戰正酣的價格戰兜頭就是一盆智慧的冷水,他坦言“海爾不打價格戰,海爾打價值戰”。他人在價格戰上“以正合”,張瑞敏在價值戰上“以奇勝”,自然是鶴立雞群,張瑞敏業界智者的英雄形象自然高大偉岸。海爾地處齊魯文化生態圈,齊魯文化不光有孔孟的儒學文化,也有兵家文化。
張瑞敏曾說過:海爾模式=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美國的創新精神+日本的團隊精神。而齊魯的孔孟儒學文化及孫武的兵學智慧,張瑞敏浸沉其間,含英咀華,汲取兵學智慧有益的精神營養,就不言而喻了。
企業經營中,“正”是指企業奉行的常規的、經過實踐檢驗的經營原則;“奇”是指管理者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采取的一些打破常規的創新之舉。無論在戰場上還是在商場中,若要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就必須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變化無窮”。奇正雙方,缺一不可。如果能在“正”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為企業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寶貴的時間。
企業要創造市場,就要講究創造市場的方法。我們固然可以采用常規的市場開發方法,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逐步培育目標市場,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靈活運用“奇正”戰術,采用一些絕妙的經營方法,出奇製勝,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個世紀初,美孚石油公司製定了開發中國市場的經營策略,但是由於當時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用油量很小,所以市場亟須開發。美孚公司並沒有采用傳統的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模式,相反,該公司先是巧妙地製造了大量的燈具,然後免費贈送給中國的普通消費者,如果要使用這些免費的燈具,就不得不先去買油,美孚由此開辟了廣闊的中國燃油市場,並牢牢占據了這個市場。這是以迂為直的銷售“奇”法,可謂巧奪天工、獨具匠心。
菲利浦公司在中國家電商戰中,其家電產品在中國市場上“以正合”,斬關奪隘,多有斬獲,尚且不夠,還在歐盟“以奇勝”帶頭對中國家電搞反傾銷,弄得中國家電好長時間進不了歐盟市場,其戰法即是“以正合,以奇勝”。順德“碧桂圓山莊”在營銷穀底時,開發商繞室彷徨,計莫所出。後與策劃人合作,暫且不賣樓,先辦學。在當時也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光。“貴族學校”叫起來,加上媒體炒作,所謂“八千學子”競相應聘該校教師崗位,將一些優勢教育資源納入囊中。學校辦成了,招生滿員了。中國人四十歲以後多為孩子活著,置地買房,當然就要子女上學就近。沉寂多時的“碧桂圓山莊”一下就火了。“碧桂圓”開發商以興校救樓市,“以正合”在興校,“以奇勝”在救樓市,將優勢的教育資源與優勢的地產資源嫁接組合,就產生出讓人喜出望外的倍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