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抓住今天,活在當下(1 / 2)

今天,是一個時間概念,即現在,即說話、做事時的這一天。當然,它也作時間的一個階段,即當前、當下講,跟“古”是相對應的。

今天是短暫的,它隻有24小時,或隻有1440分鍾,或隻有86400秒。這當中,除了睡眠和吃飯,所剩下從事學習和工作的時間隻是一個常數,你浪費一分鍾,它就少一分鍾;浪費一秒鍾,它就少一秒鍾。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北歐一座教堂裏,有一尊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受難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為有求必應,因此專程前來到這裏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教堂裏有位看門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簡單。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像耶穌被釘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受難像本來就和真人差不多,所以來膜拜的群眾沒有懷疑他。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靜默不語,聆聽信友的心聲。

來往的人潮絡繹不絕,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下來而沒有說話,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了。他看在眼裏,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但是,他憋著不能說。接著來了一位三餐不繼的窮人,他祈禱耶穌能幫助它渡過生活的難關。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開,裏麵全是錢。窮人高興得不得了,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了。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裏,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

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他平安。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年輕人不明就理,兩人吵了起來。這個時候,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穌所形容的窮人,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

偽裝成看門人的耶穌出現,指著十字架上說:“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

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

耶穌說:“你懂得什麼?那位富商並不缺錢,他那袋錢不過是用來嫖娼的,可是對那窮人,卻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計;最可憐的是那位年輕人,如果富商一直糾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他還能保住一條命,而現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這是一個聽起來像笑話的寓言故事,卻透露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但事與願違,使我們意不能平。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上天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隻有明白了這些,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時日,不使每一個今天白白流過,當然也就不會給明天留下什麼遺憾了。

把握住今天,既要解決自己的思想態度問題,又要有妥善的安排。把握住今天,不論一個人年齡大小、從事工作的繁簡,也不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中,都要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原則來堅持,偷懶和懈怠都是要不得的。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裏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飄落,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這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他又傻眼了。如往日一樣,院子裏依舊是滿地落葉。

這時,老和尚走了過來,對他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惟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庫裏希坡斯曾說:“過去與未來並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