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之中,好似又一個的輪回,他和洛桑嘉措,他和倉央嘉措。桑結嘉措開始慢慢的體會得出洛桑嘉措的心情,因為他將這名少年逐漸看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看著他放縱,他就得像個嚴父一樣教育他。看著他吃不好,睡不好,又要像一名慈父一樣關懷他。
他開始覺得自己不再像自己,有些像倉央嘉措的保姆,也有些像他的父親。看著他一天一天的成長,看著他一步一步的脫變。
這是洛桑嘉措當年的心情麼?桑結嘉措眯著眼睛看著眼前的青年喇嘛,在燈光的照應下,緩緩撥動著念珠,看著身前的經文。
遙想當年自己呆在經殿之內學習經文的時候,洛桑嘉措是否也有從門外觀望自己的一天。也許是有的吧,桑結嘉措想起有時候自己餓的時候,總有兩三盤的小點心被侍僧端到麵前。他不相信有什麼侍僧會如此善解人意,隻有透過門外的一角,看著有些熟悉的袈裟在門前晃動。他才明白,是洛桑嘉措的關懷。
而今日,他是否也該效仿一下他的師尊?桑結嘉措靜靜的望著經殿之中的倉央嘉措,心軟的吩咐侍僧做上點心。
來來去去,曾經的情敵如今揮軍南下,桑結嘉措第一次體會到和平的生活是多麼的可貴,也體會到當時洛桑嘉措為何要他鞏固勢力的原因,隻可惜如今為時已晚。
眼角出現的皺紋,象征他逐漸的老邁,不過才五十出頭,就像及了當年洛桑嘉措六十的模樣。桑結嘉措第一次感覺自己似乎真的老了,也是該放手讓年輕人做些什麼。可惜,當他決定這一切的時候,卻傳來拉藏汗占領拉薩的消息。
他有些氣憤,生平第一次感到這麼氣憤。那是他守護最珍貴的地方,豈可被拉藏汗這樣的野人踐踏,又豈可讓他這種人走進去。
在氣憤之餘,桑結嘉措又想到了布達拉宮之中的倉央嘉措,那麼溫柔又俊雅的青年喇嘛。他總像水一樣的溫和,也總像水一般會激起波浪。如果他激怒了拉藏汗,不知道情形會是怎樣?
桑結嘉措知道以拉藏汗的殘暴絕對不會放過自己,還有他所立的六世*喇嘛倉央嘉措。
生平第一次桑結嘉措覺得對不起二個人,一個是辛辛苦苦讓他守護衛藏的洛桑嘉措,一個是呆在布達拉宮之中,卻毫無任何消息的倉央嘉措。
如果當初他願意將政權還給那個少年,認真的教導那個少年,是否會讓他變成如此?如果當初他能貫徹洛桑嘉措最後的話語,如今還會給拉藏汗尋找借口打壓自己?
桑結嘉措撫摸著自己下巴生出的胡渣,五十多歲的人,已經失去往日的英俊瀟灑,多了份成熟,也多了份不甘心。
同拉藏汗開戰,尼瑪嘉措曾說是個不智之舉,他也估量到幾分。但想到洛桑嘉措,想到宮中被囚的倉央嘉措。心生愧疚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開戰。
最後的結果畢竟可想而知,戰敗是必然的結果。臨時組成的部隊畢竟不能和驍勇善戰的蒙古兵相比,這本就沒勝算的戰役早已是定局。隻是最後他害了自己,也害了那個年輕的喇嘛,倉央嘉措。
囚牢之中,他跪在月光之下,默默的祈求上蒼能保佑那個年輕的佛爺,希望他不要受到一點的傷害。但這隻是他的祈禱,現實已經很明白,他戰敗的結果,康熙皇帝也看得很清楚。他戰敗就注定了倉央嘉措最後的命運。
再見到倉央嘉措,桑結嘉措已經悔不當初,卻沒想到自己能得到這名年輕人的原諒。他以為倉央嘉措會恨他,畢竟是他將倉央嘉措從山村之中無憂無慮的放牛娃帶進了布達拉宮,也是自己給了他崇高卻捆綁他一生的地位。是自己毀了他一生,可是他卻沒有怪罪自己。
桑結嘉措有幾分的感動,重重的在倉央嘉措的勉強磕著響頭,許著下一世的願望。即使不知道有沒有這個來世,他卻希望能彌補對倉央嘉措的傷害。
斷頭台上,桑結嘉措望了一眼遠方,看不見布達拉宮,卻感覺它就在自己的眼前。回首這一生,很多人很多事都在他的腦海之中浮現。但最後雙眼一閉,刀鋒落下,再多的記憶,再多的人,都成為他心中帶不走的事物。
風吹過大地,飄起的靈魂頓時被風吹散老遠老遠。
來世,我會成為您的弟子麼?若真的能成為您的弟子,我會用心侍奉您,償還今生欠您的一切。
風中,傳來斷斷續續的輕歎,聽的有幾分的不明確,也有幾分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