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巋然不動成皋城(2 / 2)

因為部隊是缺少後勤補給的,所以原本充盈的箭矢,經過這幾日激戰的消耗,也漸漸地緊張起來。

在徐榮看來,形勢變的越來越對自己不利。

徐榮也是飽讀兵書的將領,並不是不清楚“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的道理。

徐榮之所以會做出這麼“魯莽”的行為,與其說是因為董巴事情的刺激,倒不如說是在一係列的情報作用下發出來的判斷。

關東聯軍坐擁十餘萬之眾,結果枯坐酸棗再無半點進軍之意。這在徐榮看來是一種非常沒有信心的表現,再加上此前派出的斥候並沒有偵察到有大量關東聯軍行進的情報,所以徐榮判斷出城中守軍應該並不會是一支人數眾多訓練有素的隊伍。所以,心切的徐榮才會義無反顧的發動攻擊。

可是後麵的戰鬥除了幾度令東城牆的局勢異常凶險,卻始終無法取得有效的戰果,反倒是麾下精銳的騎兵們作為攻城的步兵屈辱的死傷甚重。

徐榮甚至有點兒後悔,選擇在成皋在敵情並不明朗的情況下當麵鑼對麵鼓的跟對方打的這麼熱鬧。

徐榮有些自責,‘攻城’這個太過意氣用事的決定,讓自己引以為豪的下屬們付出了太多本不應該付出的生命。徐榮很懊悔,懊悔自己對自身實力的絕對信任,信任到有些盲目的地步了。

更為可怕的是,徐榮從麾下浴血奮戰的士兵眼裏瞧見了憂鬱、迷茫、和彷徨,當然還有深深的疲憊。徐榮從手下曾經對自己無限信任的士卒眼中看到了一絲懷疑,看到了越來越鬆動的信心,在巨大的持續的沒有任何意義的傷亡,多年時間還好不容易滋生出的默契越來越變的稀薄。

成皋城一直是搖搖欲墜的,特別是東城,如果前幾次進攻的時候可以投入的梯子再多一點些,能過在單位時間內上去更多的人,說不定當時東城就會被自己一鼓作氣衝下來。

但很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成皋城就好似洋大海裏搖搖欲墜的一艘破船,不僅破而且很爛,數次已經被滔天的巨浪一下子壓入深海,但是每一次巨浪過後,他都能踉踉蹌蹌重新鑽出來。

現在的反倒是徐榮自己騎虎難下了。

背後就是虎牢,絕對不能丟但是防守兵力異常空虛的虎牢,甚至董卓為了河陽津的攻略,把虎牢關中囤積的木料物資也搬運一空,現在的虎牢就成了一個不設防,但是徐榮又不得不防的地方。

徐榮生怕自己因為成皋攻城戰中的不順利讓酸棗的關東聯軍窺破虛實,進而大舉進攻虎牢關。自己的性命,麾下將士的性命在這做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麵前,都根本不值一提,這是一條關外數量龐大的西涼軍重回關內的生命線,這裏一旦丟失,自家主公先下手為強的妙計就會變成被甕中捉鱉的庸招,一旦形成了那個局麵,徐榮百死莫贖,有愧董卓多年的信任與厚待。

徐榮現在沒有別的辦法了,隻能咬著牙繼續的進攻成皋,力爭把燃燒的戰火阻擋在距離虎牢關足夠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