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禍臨頭聯軍自相殘(2 / 2)

於是,非常有趣的一幕出現了。

因為袁紹軍的背信棄義,明明處在絕對劣勢,唯有摒棄前嫌通力合作才會有和西涼軍背水一戰逃脫升天可能的聯軍部隊,卻在西涼軍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下自己內部先打了個不亦樂乎。

這樣的場麵極大的出乎了正步步緊逼的西涼軍的意料,讓負責指揮這最後收官殲滅戰的樊稠忍不住都樂了,全軍不由得有些放慢了進攻的腳步。

麵對著下屬是否緩一緩等對方自相殘殺完了再展開進攻的請示,樊稠躊躇了片刻命令後隊變前隊後退一裏地。

如果你以為西涼軍後撤是為了很傻很天真的等著聯軍自己進一步砍殺那就大錯特錯了,還沒有剛剛退好站穩位置的西涼軍,還沒有歇息著,便隨著一陣嗚嗚咽咽的牛角聲,向著碼頭開始了新一輪的衝擊。

原來,樊稠自信於自身過硬的實力,再加上知道夜長容易夢多,他根本沒有打算坐山觀虎鬥,而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盡可能的把黃河以北的這群關東聯軍盡數殲滅在此。

萬馬奔騰,煙塵滾滾,地動山搖。

看著西涼軍後撤,稍稍鬆了一口氣的聯軍剛剛放緩了自相殘殺的速度。他們本以為可以借著西涼軍托大的這個空檔期,登上擺放在碼頭的船隻,脫離西涼軍的團團包圍,去到敵人鞭長莫及的河水中。

已經是驚弓之鳥的聯軍此時哪裏還有戰意?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登上船去逃過此劫。也正是這種求生的渴望才令兩軍摒棄了剛才還彼此對壘廝殺的巨大成見,相互之間進行合作..可是,再次殺至的西涼軍讓碼頭上原本稍稍有所恢複的秩序再次迷亂慌張起來。

“拉弓!”

“瞄準前方!”

“朝向空中!”

“射!”

本就是強軍的西涼鐵騎在痛打落水狗方麵無疑使更有經驗的。打算在此次衝鋒中完成一擊斃命的他們這次並不僅僅是抽出腰間的大刀片子衝上前去和擠在碼頭的聯軍廝殺,而是充分的利用了這一裏地的優勢,利用了這段距離把手中的弓箭拿出來朝著前方的空中連續進行了三輪角度大約為斜四十五度的散射。

散射是一種並不需要太多瞄準的射擊方法,因為不需要太多瞄準,所以射擊速度很快,非常適用於兩軍對壘時進攻方在接近進攻目標的時候打亂防守方的部署、製造殺傷、帶來混亂的作戰目的。

散射是一種有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的射擊方式。優點是令因為自身在移動,所以射擊精準度無法得到有力保證的進攻方多了一個打擊相比自己來說射擊起來更有把握防守方的辦法,頗有些先下手為強的味道。

但是散射的缺點同樣顯著,因為自身精準度的不足,為了達到殺傷敵人打亂敵人陣型和部署的效果往往需要在數量上進行彌補,而這種彌補往往意味著箭矢數量上巨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