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段美妙的征程存在於生與死之間,它叫做生活。它應該是一段充滿了夢幻、想象、知識、現實和領悟的神奇的旅途。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的,並不是由宗教、國籍、地位或性別。倘若你意識到,生命是一條單向車道,你永遠不可以再次路過相同的風景,那麼你就應該把全身心投入地去享受生活,而這就是快樂的真諦了。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我已記不起他的名字——他說生命走到盡頭後就隻剩三件事了:你熱烈地愛過嗎?你充實地生活過嗎?你學會放棄那些不屬於你的東西了嗎?
積極快樂的人生是由積極的生活態度催生的。那何不從現在做起,把過去的不快都拋掉,別再為未知的明天而自尋煩惱,振作起來,用心去體會生活,把心胸敞開,去迎接歡樂、散布歡樂吧。
別在我的墓碑前彷徨,
更別為我哭泣,
那輕柔拍打沙灘的海浪就是我,
那在狂風中嘩嘩作響的樹葉就是我,
你臉上的那每一縷笑容就是我,
你張開雙臂擁抱的歡樂就是我。
一張罰單
文/哈桑
說到奔馳、寶馬、西門子、博世……所有人都知道,德國是個工業化程度相當高的國家,世界上用於核反應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國一個小鎮上產生的。在如此發達的國家裏,人們的生活肯定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吧。
我們在去德國考察前描繪著、揣摩著這個國度。我們到港口城市漢堡的時候,習慣先去餐館,公派的駐地同事肯定要為我們接風洗塵。我們一行走進餐館,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裏非常奇怪:這樣冷清清的場麵,飯店開得下去嗎?更令人發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隻有一個碟子擺在那裏,裏麵隻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要是是男士買單,會不會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幾位白人老太太在另外一桌悠閑地用餐,服務生在每道菜上桌後,非常快給她們分掉,然後被她們吃光。
我們不再過多注意她們,而是期盼快點上來自己的大餐。見到大家饑餓的樣子,駐地的同事把菜多點了些,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非常快,很快,我們的桌子被碟碗堆滿,今天我們看來是這裏的大富豪了。
狼吞虎咽之後,想到還有活動在後麵,就不再戀酒菜,很快,這一餐就結束了。還有三分之一結果未能吃掉,剩在桌麵上。結完賬,每個人都剔著牙,歪歪扭扭地走出餐館。
我們在出門沒走幾步時,聽到餐館裏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誰的東西落下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原來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板嘰哩呱啦說著什麼,似乎是針對我們的。
老太太看見我們都圍來了,就改說成英文,我們就都聽得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感到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閑事!“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剩少和老太太有什麼關係?”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同老太太練練口語。老太太聽到阿桂這樣一說,就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馬上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個穿製服的人很快就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這位工作人員在問完情況後,竟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這下我們都沒了聲音,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什麼地方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隻好拿出50馬克,並連連說:“對不起!”
收下了馬克,這位工作人員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可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許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可以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全部紅了。但在我們的心裏,都認同了這句話。一個富有的國家裏,人們還有這樣的意識。我們值得好好反思:我們的國家資源不是很豐富,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總有很多剩下,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麵子,擔心客人把他看成小氣鬼,就點許多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其實,我們的一些習慣真的需要改變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可以“窮大方”了。那天,駐地的同事複印了罰單,並做為紀念給我們每人一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著。阿桂說,等他回去後,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在家裏的牆壁上貼著,以便時常提醒自己:錢是您的,但資源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