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意誌力資本簡析(2 / 3)

2.意誌力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困難是人的意誌的試金石。有的人在困難麵前,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成了困難的精神俘虜;有的人在困難麵前,則高歌猛進,迎著困難去鬥爭,終於大獲成功。這兩種態度,一種是知難而退,一種是知難而進,一字之差,卻反映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

知難而進、敢作敢為的人,可以化難為易;害怕困難、知難而退的人,即使本來容易做的事也難以辦成。凡有作為、有成就者,都是知難而進的人。

一個不“信任”自己“心靈”力量的人,就不懂得愛護自己,就不能推己及人,縱然耳能聽、目能見,也不會有什麼成就。身受盲、聾、啞三重痛苦,卻能向全世界投射出光明的海倫·凱勒的成功事跡,說明了人的意誌力的偉大。一個人隻要有了堅韌不拔的意誌,什麼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有著健全的身體條件,他們與海倫·凱勒相比,條件要優越上千百倍,但為什麼這些人隻能平庸地過一輩子,而殘疾的海倫·凱勒卻能卓爾不凡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意誌力不同。

可以說,人人都與自己的命運抗爭過,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但是,又有誰能像海倫·凱勒那樣堅持不懈地拚命奮鬥的呢?有的人稍遇阻力即退,有的人遭受挫折後而放棄,有的人跌倒一次便不想再爬起來……其實,任何一個人,隻要有了海倫·凱勒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都會取得同樣的甚至超過她的成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的鮮血、汗水和生命寫出來的一本書。這本書裏的英雄——保爾·柯察金,原型就是他自己。

奧斯特洛夫斯基14歲就參加了紅軍。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他受了重傷,剛滿16歲就退了役。傷愈後不久,他參加了青年突擊隊,負責搶修鐵路。

當時糧食供應嚴重不足,大家常常吃不飽飯,生活十分艱苦。鐵路快要修好的時候,奧斯特洛夫斯基得了嚴重的風濕病,腳關節腫起,身體隻能勉強支撐站直,可是他每天仍舊最早起床,和大家一起上班,直到染上傷寒,才被迫離開工地。病還沒有養好,奧斯特洛夫斯基就又到冰冷的河水裏去撈木材,結果木材被撈上來了,他的病情卻加劇了。他的兩腿再也站不起來了,脊椎、關節、手臂等處時常劇烈疼痛。更可怕的是,他的兩隻眼睛也逐漸看不見東西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才18歲呀,可是他已經領到了殘疾證書,生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他反複地追問自己:“我怎麼辦啊?怎麼辦啊?”

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痛苦整天折磨著他,奧斯特洛夫斯基麵臨著人生最大的挑戰。他痛苦彷徨,差一點掉入絕望和憤怒的深淵。但是他挺過來了!他常常緊握拳頭,緊咬牙關,命令自己:

“我的人生道路才剛剛開始,我要堅強!”

“把念頭轉到嚴肅的問題上去!不準去理睬肉體上的痛苦。”

“對病痛的屈服,意誌的消沉,是一種可恥的懦弱!全無丈夫氣概!”

在病床上,他開始閱讀大量的書籍,還參加函授大學學習。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自己可以幹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他想:

我的腦子還是百分之一百健全的。我要為自己描繪一條出路——寫作小說,把青年們怎樣在戰鬥中鍛煉成長的過程都寫出來。

我要證明生命本身是有價值的!要用行動來充實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