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解決問題時,不但要能變,而且還要善變。除了能變換對象和變換方法,還可以變換解決問題的條件。
4.打破頭腦牢籠,衝破思維定式
所謂思維定式是指人們按照一種固定了的傾向去反映事物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它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常常會影響解決問題的方向。
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定式可以簡化人們的思維程序,從而有利於問題的迅速解決;但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它又可能成為一種僵化的思維模式,引人誤入歧途,從而妨礙問題的解決。所以,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克服思維定式的幹擾。
一位創造學家曾經在他的演講和著作中,無數次地提到這樣一次令他萬般感慨的經曆:
幾年前的一個傍晚,我6歲的兒子放學回家,拿起一隻蘋果就要切開。但他不是像我們通常那樣豎直著切,而是把蘋果橫放著切。我剛要提醒他“切錯了”,他已經一刀切了下去。隻見兒子放下刀,拿著一半蘋果興奮地朝我喊道:“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我對他這一發現感到很驚奇。我們每個人都吃過蘋果,都曾無數次把一隻蘋果切成兩半,但是我們也許並不知道蘋果裏藏著一顆十分規則的五角星。這次經曆之後,我總在心裏問:“為什麼我沒有想過蘋果可以橫過來切呢?”
“豎著切蘋果”是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了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定式。世界很精彩,我們何不試著把蘋果橫過來切呢?
有關研究人員曾以“思維的威力與高考”這個問題對升入高校的學生作過一次書麵調查。有一位學生在回寄材料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在高三複習階段的各類測試中,對理科總是心存畏懼,尤其是每次測試的倒數第二題。其實,現在想來也是有因可尋的,因為老師總是說這道題是個“坎兒”,是壓軸的,對於一般學生來說它有難度。我是一般學生,我也想老師的話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做過幾次,發現也確實如此。漸漸地,我對這道題變得不敢問津起來。這次高考中,倒數第二題又是理科綜合類的,我瞥了一眼根本沒再去看它。可是,一走出考場我就後悔了,因為好多同學都說那道題一點也不難。思維的枷鎖將我套得如此悲慘,這是我的命吧!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學習過程中自我貶抑型思維阻礙了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並在惡性的自我暗示中形成了令人裹足不前的枷鎖。凡戴上了這副枷鎖的人,總是認為自己能力低,辦不到,而從來不去實際嚐試一下。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應大膽打破一切條條框框的限製,突破定式思維的障礙,靈活地運用多種思維形式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5.重點思維:善於抓住主流和重心
要養成正確的思考方法,首先要培養重點思維的習慣。正確的思考方法包含了兩項基礎:第一,必須把事實和純粹的資料分開。第二,必須把事實分成兩種——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是——有關係的和沒有關係的。
在達成你的主要目標的過程中,你所能使用的所有事實都是重要而有密切關係的;你所不能使用的則是不重要及沒有重大關係的。是否善於做出這種區分,在機會與能力相差無幾的人中,所作出的成就卻大不一樣。
成功學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那些成就大的人都已經培養出一種習慣,把影響到他們工作的重要事實全部綜合起來加以使用。這樣,他們就能比一般人工作得更為輕鬆愉快。由於他們已經懂得秘訣,知道如何從不重要的事實中抽出重要的事實,因此,他們等於已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個支點,隻要用小指頭輕輕一撥,就能移動自己用整個身體也無法移動的沉重工作分量。
青少年若能養成把其注意力轉移到重要事實上的思考習慣,並根據這些重要事實來建造他的成功殿堂,那他就已為自己獲得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比做是一下子可以擊出10噸力量的大鐵錘,而不是隻有一磅力量的小鐵錘。
運用重點思維方法獲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瑞典經營奇才卡爾森就是其中的一例。
卡爾森在學生時代就顯示出奇特的才幹。他出身於公務員家庭,就讀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在校期間,學校的各種社交聚會都由他組織包辦。1968年畢業後,他進入溫雷索爾旅遊公司從事市場調研工作。3年以後,北歐航聯出資買下了這家公司。卡爾森在溫雷索爾旅遊公司先後擔任了市場調研部主管和公司總經理。由於卡爾森善於重點思維,能夠抓住公司經營中的主要問題並予以解決,使這家中等規模的導遊機構於1978年就已發展成瑞典第一流的旅遊公司。
卡爾森的經營才華得到了北歐航聯的高度重視,他們決定對卡爾森進一步委以重任。航聯下屬的瑞典國內民航公司購置了一批噴氣式客機,由於載客量不足,無力償付訂購客機的錢。1978年卡爾森調任該公司總經理,擔任新職的卡爾森,充分發揮了擅長重點思維的才幹,上任不久,就抓住了公司經營中的問題的症結:國內民航公司所訂的收費標準不合理,早晚高峰時間的票價和中午空閑時間的票價一樣。卡爾森將正午班機的票價削減一半以上,以吸引去瑞典湖區、山區的滑雪者和登山野營者。這樣一來,顧客們在機場外麵紮起帳篷,等候空座。卡爾森主管下的第一年,國內民航公司即轉虧為盈,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利潤。
卡爾森成功的經驗告訴每一個青少年,在學習中要抓住重點,把握學習的主要方麵,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從而爭取優異的成績。
6.深度思維:多想幾步,高人一籌
深度思維帶來巨大的利益,會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深度思維能極大地開發一個人的潛力。
深度思維能使我們由局部看到整體。例如,當青少年把學習看作是實現理想的一部分時,他就會覺得每一天的學習都具有價值。哪怕是最單調的任務也會給你滿足感,因為你看到更大的目標正在實現。這個道理,就如同下麵這個故事一樣。
一個人看到三個人都在工地上幹活,於是,他問第一個工人:“你在幹什麼?”工人回答:“我為拿工資而工作。”他用同樣的問題問第二個工人,回答是:“我在砌磚。”但當他問到第三個工人時,他熱情洋溢地回答:“我在建一座教堂!”
三人做同一種工作,但隻有第三個人受到遠見的指引。他看到了那幅宏圖,宏圖給他的工作增添了價值。
缺乏深度思維的人可能會被等待著他們的未來弄得目瞪口呆。變化之風會把他們刮得滿天飛。他們不知道會落在哪個角落,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東西。
青少年朋友們,如果你有深度思維的能力,又勤奮努力,你將來就更有可能實現你的目標。誠然,未來是無法保證的,任何人都一樣。但你能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
但是,有如下三點不利因素會影響我們思維的深度。
(1)過去的經曆可以影響我們思維的深度
過去的經曆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可能限製我們的遠見。我們常常以過去的成敗來看將來的機會。如果你的過去特別艱難、困苦、不成功,你大概得加倍努力,才可以看到將來的前途。
如果你認定自己不能成功,你就局限了自己的思維。要開動腦筋,要敢於有偉大的理想,試一試你的最大能力。不要關閉你自己的潛能。
(2)當前的壓力會阻礙我們的思維深度
有個故事說的是父子倆趕著驢子去趕集。
起初父親騎驢,兒子走路。路人看見他們經過,就說:“真狠心哪,一個強壯的漢子坐在驢背上,那可憐的小家夥卻要步行。”
於是父親下來,兒子上去。可是人們又說:“真不孝順呀!父親走路,兒子騎驢。”
於是父子兩人一齊騎上去。這時路人說:“真殘忍呀!兩個人騎在那可憐的驢背上。”
於是兩人都下來走路。路人又說:“真愚蠢呀!這兩個人步行,那隻壯實的驢子卻沒有東西馱。”
他們最後到達集市時整整遲到了一天。人們驚訝地發現,那人同他兒子一起抬著那隻驢來到了集市!
像這個趕驢子的人一樣,我們也會因為過分擔心所受到的壓力而看不清方向,忘記了自己的目標。
(3)缺乏洞察力會製約我們的思維深度
洞察力對於深度思維是至關重要的。說到底,深度思維就是在人生的巨大畫卷中看到、想到當前的情景與未來的前景。
如果你的洞察力不行,請試試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即研究曆史,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然後在分析當前的事物時留意將來。正如弗蘭克·蓋恩所說:“隻有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隻有克服以上三點影響深度思維的不利因素,我們才可能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終邁向知識的巔峰。
7.分析與綜合:兩種基本的思維方法
人類的思維活動總是循著“綜合——分析——再綜合”的道路前進的。因為分析和綜合是學習與工作中解決問題最基本的方法,所以,每個青少年都應學會並掌握和運用這兩種方法。
(1)分析法
分析法是在頭腦中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或各個方麵,把整體的個別特征或個別屬性分離出來,如把植物分解為根、莖、葉、花、果實等組成部分;把花分為色、香、味等不同特征或屬性;把一篇文章分成若幹段來領會,閱讀時常把書的內容分解成若幹部分、若幹方麵、若幹知識點,從不同的層次結構上去掌握。
分析是認識事物的必然階段,如植物學家隻有確認了某種植物的花與果實,才能將其歸類。又如老師教小學生認字,就是將字分解成筆畫教給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