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七(3 / 3)

陸深文裕小楷精謹,自謂有黃庭遺意,然不能離吳興也。行草法李北海、趙吳興,晚節尤妙。

附袁昻古今書評。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複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舉體遝拖,殊不可耐。羊欣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徐淮南書,如南岡士大夫,徒好尚風範,終不免寒乞。阮研書,如貴胄失品次,叢悴不複,排突英賢。王儀同書,如晉安帝,非不處尊位,而都無神明。庾肩吾書,如新亭傖父,一往見似揚州人,共語便音態出。陶隱居書,如吳興小兒,形容雖未成長,而骨體甚駿快。殷均書,如高麗使人,抗浪甚有意氣,滋韻終乏精味。袁崧書,如深山道士,見人便欲退縮。蕭子雲書,如上林春花,遠近瞻望,無處不發。曹喜書,如經論道人,言不可絕。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鬆一枝,有絕望之意。師宜官書,如鵬羽未息,翩翩自近。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鍾司徒書,字十二種意,意外殊妙,實亦多奇。邯鄲淳書,應規入矩,方圓乃成。張伯英書,如漢武帝愛道,慿虛欲仙。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梁鵠書,如太祖忘寢,觀之喪目。皇象書,如歌聲繞梁,琴人舍徽。衛恒書,如插花美女,舞笑鏡台。孟光祿書,如崩山絕崖,人見可畏。李斯書,世為冠蓋,不易施平。張芝經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四賢共類,洪芳不滅。羊真孔草,蕭行範篆,各一時絕妙。右二十五人,自古及今,皆善能書。奉敕遣臣評古今書,臣既愚短,豈敢輒量江海。但聖旨委臣斟酌是非,謹品字法如前。伏願照覽,謹啟。普通四年二月五日,內侍中尚書令袁昻啟敕旨具之,如卿所品,臣謂鍾繇書意氣密麗,若飛鴻戲海,舞寉遊天,行間茂密,實亦難過。蕭思話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薄紹之書,字勢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乃至揮毫振紙,有疾閃飛動之勢。臣淺見無聞,暗於明滅,寧敢謬量山海。以聖命自天,不得斟酌過失是非,如獲湯炭。

盛熙明雲:善書者聲譽著於時,書翰傳於後,皆可曆數。至於謬當虛名,庸亦有之;其泯沒無聞者,固已何限。況乎好利售奇,傳拓亂真,自非精鑒,鮮能去取也。故纂輯評論,研究書刻精粗,以備采摭雲。

倉頡、史籀、李斯、趙高、程邈、王次仲、陳遵、史遊、杜操、劉穆、杜度、劉德昇、崔瑗、崔寔、曹喜、邯鄲淳、師宜官、衛弘、蔡邕、張芝、張昶、胡昭、韋誕、鍾繇、鍾會、皇象、梁鵠、衛瓘、索靖、張華、嵇康、謝安、衛夫人、王廙、王羲之、王獻之、王瑉、葛輿、阮研──右舊評上品。

嚴延年、許慎、班固、羅暉、趙襲、魏武帝、吳孫皓、劉邵、毛弘、衛覬、衛恒、司馬攸、陸機、劉輿、庾亮、庾翼、王導、王敦、郗氏(羲之妻)、王徽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操之、(皆羲之子,工草隸)謝道韞、郗愔、郗超、桓玄、杜預、李式、張翼、羊欣、薄紹之、孔琳之、張超、殷均、謝靈運、謝綜、陶弘景、郭伯道、李鎮東、左伯、張彭祖、任靖、韋昶、張永、範懷約、吳休尚、施方泰、康昕、王崇素、張昭、朱誕、徐希秀、劉繪、王知敬、丘道護、許文靜、宋文帝、王僧虔、蕭子雲、智永、唐太宗、虞世南、歐陽詢、漢王元昌、褚遂良、薛稷、張從申、李陽冰、張旭、顏真卿、懷素、李邕、柳公權、──右舊評中品。

何曾、羊祜、晉元帝、王恬、王洽、王薈、王修、王珣、王蒙、張敞、張澄、王裒、張紘、範曄、蕭思話、謝朓、謝靜、謝敷、薑翊、梁宣、韋秀、鍾輿、向泰、羊溉、識道人、庾黔婁、宋炳、湯繩、費元瑤、孫奉伯、諸葛融、楊潭、張炳、岑淵、張輿、王濟、劉穆之、張融、朱齡石、庾景休、褚元明、孔敬通、王藉、衛宣、李韞、陳基、傅廷堅、張紹、陰光、韋熊、張暢、曹任、宋嘉、裴邈、羊固、傳夫人、辟閭訓、謝晦、孔閭、顏寶光、周仁皓、張欣泰、張熾、徐幹、徐令文、僧嶽道人、王愔、顏清、王彬之、柳惲、徐淮南、法高道人、張斯、齊高帝、劉瑉、蕭特、庾肩吾、袁崧、梁武帝、梁簡文、梁元帝、陳文帝、褚淵、沈君理、張正見、智果、蕭綸、房彥謙、張大隱、殷令名、簡靜文、錢毅、劉逖、王晏、周顒、解斯彥明虞綽、魏徵、徐浩、房玄齡、陸柬之、鄔彤、盧藏用、裴行儉、王承烈、高正臣、傅玄、楊肇、崇簡、蔡隱丘、韓擇木、梁林卿、張庭珪、史惟則、孫過庭、張懷瓘、史麟、梁耿、張芬、房廣、沈益、張彪、陸曾、桓夫人、傅玉、王紹宗、程廣、張越、蕭誠、韋陟、宋儋、沈千運、關操、鄭虔、李璆、吳鬱、賴文雅、賀知章、何昌裔、宋之問、李清、玄悟、湛然、──右舊評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