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道錸(2 / 2)

也就這樣的原因,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受製於金屬原材料方麵限製,美國佬直接人為給國內航空發動機產業設置了大坑,本來國內航發產業基礎就薄弱,現在又來這麼一檔子,誰受得了。

像師昌緒這種大佬是可遇而不可求,六十年代的師老根據國內缺少鎳資源的現狀,創造性開發出鐵基高溫合金,也一直堅持用了幾十年時間。

都是後來國內陸續發現了幾個大型鎳礦之後,這才逐漸開始在航空發動機高溫部件使用鎳基高溫合金,但如果這東西不含錸元素的話,想要再提高性能,那依舊是很難!

包括現在64所跟606所之間巔峰對決的中推核心機,其高溫渦輪依舊是僅僅含有極少量的錸元素,這些都是形勢逼迫,不得已而為之。

那現在好了,汪正國已經成功拿下庫德裏亞維火山,第一批設備早就安裝到位,對火山灰進行簡單地初步處理加工之後,半成品原材料正在瘋狂地從港口啟運,而國內港口也早就已經做好準備,東西隻要一到位,馬上便可以分包裝箱到保密工廠進行提純加工。

非常有意思的是,庫德裏亞維火山灰裏麵所含的錸元素居然是純錸,直接可以很輕鬆地和硫磺分離出來,與國際上那些伴生錸礦還需要各種複雜地提純手段相比,這成本簡直低的可怕。

單就國際錸金屬市場而言,這東西的價格堪比黃金,而汪正國這裏是相當於從硫磺礦廢渣裏麵提取,且提取成本也低的可怕,效率高的一逼,幾乎就沒什麼技術門檻。

按照計劃,後續還會使勁兒從庫德裏亞維火山搬運大量半成品硫磺礦到國內,預計每年硫磺產量在00噸左右,雖然已經遠超了國內硫磺市場所需,但為了囤積珍貴的錸,這點問題就忍了吧,大不了把多餘的硫磺也出口算了。

而要錸產量的話,這預計每年至少要達到50噸以上,雖然國內燃氣渦輪發動機產業最多年消耗5噸就已經頂,但這依舊不能阻擋汪正國大量囤積錸金屬的想法。

反正從庫德裏亞維火山弄過來的錸幾乎沒什麼成本,而且這東西又不占地方,幾十年下來之後,少不了能夠囤個幾千噸,要知道,這東西可是堪比黃金啊,要真能坐擁千噸黃金,這可是真他娘的刺激。

000年過後,共和國官方公布的國家黃金儲量也就一千噸左右,所以這意味著什麼。

我,汪正國,即將富可敵國!

當然了,如果真讓人知道汪正國手頭握著千噸純錸,再對比看看每年國際市場五十噸不到的產銷量,隻要願意,他可以瞬間把錸金屬市場衝垮,反正就是這麼牛逼。

至於為什麼隻簽50年,其實問題也很簡單,一方麵是俄羅斯法律規定采礦業隻能簽這麼長,另一方麵是錸金屬主要供應航空發動機產業,而未來50年之後,高溫渦輪材料必定是陶瓷基複合材料的下,到那時候,錸金屬應該也就不那麼重要。

一句話,回頭找個機會,還是要慢慢地把手頭多餘的錸金屬放到國際市場去換成真金白銀弄回來,在不衝垮市場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