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全新的開陽915處理器搭載到至強電腦上市前夕,開陽半導體、瑤光電子、國防科大三方又一次低調地聚在一起。
十年前,國防科大誕生了國內第一台超級計算機:銀河1。
它的研製成功,共和國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在繼美、日等之後,又一個能夠獨立設計和製造巨型機的國家就此誕生,甚至被書寫進中學曆史教材。
而十年後接過當年銀河1超算大旗的繼任者,全新一代銀河超級計算機閃亮登場,在這十年時間,從198年的銀河1計算機每秒1億次浮點運算速度,到199的美秒10次浮點運算速度,這又是全新地跨越。
從當年銀河1計算機采用非常規渠道“進口”處理器芯片,到現在銀河采用全套國產設備,使用最頂級的0.5微米工藝,開陽半導體推出了“開陽S1”處理器,專供超級計算機、服務器市場。
銀河處理器從頭到尾全都是國產設備,最高興的,那當然還是軍隊方麵,當年銀河1超算采用的處理器受到限製,不能用於軍工係統,而現在銀河可以全套國產之後,向來荷包幹癟的軍方也揮舞著鈔票,發誓一定要把銀河超算采購到位,趕緊抱回家,還是落袋為安。
航、航空、國土資源、民政普查是大頭,氣象、石油、地質緊隨其後,眾多政府企事業單位是排在軍方之後第二優先等級的客戶,按照早前估計,開陽半導體也已經準備了充足地產能,在PU方麵絕對是卯足馬力生產。
毫無疑問,銀河計算機取得了成功,這是比銀河1超算時代更大的突破。
也都是在S光學傳感器、開陽S1處理器之後,這才輪到P級處理器開陽915用上0.5微米製程技術,隨之而來的則是至強電腦登陸市場,以及瑤光電子全新推出的便攜式個人電腦。
采用功率降低之後的開陽915in處理器,性能方麵比不上滿血的915處理器,更不用打了腎上腺素的915a,但用它滿足移動便攜設備所需是完全沒問題了,而這也是瑤光電子首次試水筆記本電腦領域。
麵對瑤光電子打頭的半導體電腦產業第一梯隊,整個東亞地區的P電腦產業都是風聲鶴唳,各種瑟瑟發抖。
壓根兒就沒有誰能夠在市場上與之爭鋒,南棒經過錢伯斯精心布局的剪羊毛過後,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一蹶不振,一年多時間過去,都還沒能緩過勁。
呆灣的P電腦市場被佳能-瑤光電腦公司占領,就連從事集成電路代工的台電、聯電也被開陽半導體,以及開陽半導體注資占股的特許半導體聯合擠兌,絲毫看不到有任何產業起飛的可能。
當然,在無限風光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風險,共和國目前始終徘徊在世貿組織以外,進出口都麵臨很多問題,半導體電子產業方麵尤為突出,一些明裏暗地的動作都開始往頭上招呼。
像這種情況,確實也都沒太大的辦法,唯一解決方案是“出海”發展,直接到當地建立工廠生產,這多少是能規避一些進出口貿易風險。
但在更多的時候,國內依舊還是存在著進出口貿易難的問題,共和國這位麵在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顯的太強勢,很多國家更不願意同意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而如果不加入世貿,以後問題會越拖越不好解決。
等到000年過後按照上位麵的原定時間節點加入世貿,這時間上麵等待太久,中間所錯過的時間也確實太多。
無奈之下,開陽半導體加上眾多國內電子產業公司隻能繼續深耕本土市場,既然國外市場有進出口貿易保護限製,一時半會兒還不能看到解決希望,那就沒辦法,隻能先把自家園子裏麵這一畝三分地經營好,把基本盤搞紮實。
於是乎,無處發泄的開陽半導體首先在無線通訊設備領域發力,傳呼設備的推廣在迅速擴散,終端傳呼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是相當迅速,頂級產品都已經可以支持文字短信分發,同時還集成音樂播放功能,時人稱之為“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