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五方(2 / 2)

按照麥道90-10的市場設計定位,這款機型在共和國市場的最大作用就是替換三叉戟客機執行中短程航線,在國內鐵路係統還依舊是老牛拉破車的當下,中短程航線潛力可不。

150座的B77、A0,這些全都是航程高達5000公裏,完全不會和麥道90-10存在任何市場衝突,所以這將是一款非常不錯的產品,在共和國市場能夠活很長時間,屬於一枝獨秀。

全新組建的魔都飛機公司,這已經和早前魔都飛機公司之間有了差地別,作為共和國民航飛機產業骨幹,雖然現在出售了大量股份,但至少要比未來魔都飛機公司完全沒落要好上很多。

由航空發動機公司入股飛機整機設計公司,這在全球範圍之內都是新模式,誰也不能保證結果會走向何方,但至少算嚐試過,在空客公司之前,誰能想到還能多國聯合成立一家公司去參與全球競爭。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如果全套按照當前航空產業巨頭的崛起模式來,最終結果的話,還真就不一定能夠超過前者。

想在巨頭林立的傳統航空製造業殺出生路,那便必須要創新,這不僅是技術創新,更多還有管理製度方麵的創新,發展模式創新,這些方麵都缺一不可。

魔都飛機公司要學習的是“創新”精神,而並不是學習所謂的成熟發展模式,別人發展模式都是根據自己所麵臨的具體環境而得來,貿然學習別人用過的套路,也不過是邯鄲學步而已。

隨著魔都飛機公司成立,為了降低成本開支,國內航空配套工業體係也開始逐漸介入,按照國際產業模式,一些機載設備、內飾產品,都開始在國內分包招標。

航電係統這塊,蓉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開始逐漸發力,雖然還無法做到一次性拿下全套航電係統,但龐大地航電係統本身也是要分成更部分,這便有了更多可能。

.....

航空係統重組並不是短時間就能出結果,要想找到成就感,還得是更新換代迅速的電子產品。

比如90年才更新換代,全係采用開陽610處理器的瑤光電腦,在9年來臨之際,又緊接著推出采用開陽615處理器的瑤光,經過三次更新迭代,前後六年多時間的發展改進,技術方麵不斷成熟,此時已經完全具備了一款現代P電腦全部功能。

不管是家用、辦公,或者影音娛樂,瑤光都可以滿足使用需求,再加上更現代化的技術標準,電腦在設計時就具備了接入互聯網能力,瀏覽器、電子郵箱軟件都是一應俱全。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在瑤光電子大火時,國內另外幾家P電腦公司也出現了第一家改弦更張者。

和聯想公司堅持iner-P聯盟路線不動搖相反,長城電腦在市場潮流推動下,最終還是選擇低頭,走上了AB-P聯盟之路。

開陽係列處理器是必備,河圖操作係統也不能少,但長城公司沒有對係統進行深度定製改進的權限,僅僅隻能使用玉衡軟件所提供的官方版本,什麼時候達到“大客戶”成就,什麼時候得到相應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