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鳳凰光學得知蜀航光學已經開發出完整的自動對焦馬達係列,並願意對外出售超聲波馬達產品,各大廠商隻需要匹配上自己的測光技術,就可以研製出實用的自動對焦係統。
所以即便這次要被迫接受新的相機卡口標準,但鳳凰光學依舊對此沒有任何異議,況且這還不是被動全盤接受蜀航定下的卡口標準,反而是大家都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製定卡口,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到了蜀航之後的全國各大相機廠商,才終於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是高標準,不愧是能夠生產數碼相機的大公司。
其實樞1和傻瓜相機的光學係統沒兩樣,都沒有采用可換鏡頭設計,但僅僅是不需要用膠卷,能快速打印照片的新模式,就已經讓所有同行感覺到行業要變了,一個個都嚷嚷著要參觀學習蜀航的數碼相機部門。
甚至汪正國和丁一博都已經預感到,在這次大會之後,公司的數碼相機部們肯定要被國內友商挖牆角,這事兒還避免不了。
“那行,我明上午就抽時間到蜀航那邊做一個產業發展前景報告,也同與會的國內各大廠商吹吹風,希望能夠有機會早日促進相機產業的數碼化,摩爾定律不僅適用於開陽係列的電腦處理器,對我們S光學傳感器的發展換代也同樣適用!”
這是白斯文教授給出的答複,汪正國相信隻要他這次能夠到場做演講,大概共和國的相機工業就會逐漸轉向數碼化,這就是學術大牛的影響力,不服不行!
至於第二教授都了些什麼,台下反響如何,汪正國對此還真是一無所知,畢竟他也沒有時間去參加後續的座談會,倒是有一位混進會場的年輕人聽得很認真,並且有自己的思考,他和其它相機產業大佬的氣質完全不一樣。
而要起這位,其實就是之前多次打聽樞1使用S傳感器的家夥,他的人生經曆之豐富,連汪正國都被這家夥所感動,沒辦法,對於那些努力的人,結果大多還是比不努力來的好。
首先是79年考上帝都郵電大學,所以這家夥幾乎可以算是和汪正國同時上大學,且成績優異,在帝都郵電大學全校能考到第一名,而他原本也是能夠拿到公費出國留學的名額,結果卻是因為沒背景而落選。
之後也沒有太多怨恨,在聽帝都廣播學院還有一個留學名額沒發出去,這家夥硬是在大四的時候跑去使勁忽悠帝都廣播學院老師,又成功轉到帝都廣播學院,結果很尷尬的是,出國報名的時間又過了。
好吧,這家夥還依舊不死心,連續一周時間跑到國家教育部出國留學司靜坐,那是真的敢對司長大人軟摩硬泡。
幾乎是用耍無奈的方法讓司長拿它沒辦法,不得已才告訴這家夥,在基金會這邊有基金會資助的出國名額,也就是汪正國同王安博士搗鼓的王安研究生學院留學培養計劃。
就這樣,這家夥才又跑到蜀都來找到基金會,愣是用他的傳奇經曆服了汪正國。
對這種有大毅力的人,汪正國雖然覺得不擇手段想要出國的行為不太合適,但轉念一想,時代就是這樣,也沒必苛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