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現在咱們要同64所那邊展開合作,這無非就是加深結合罷了,我支持!”
......
“最後一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但還是覺得有必要把它提出來,雖然和吳仲華所長之前提出的燃-蒸聯合循環技術有衝突,但以我最近這幾年在歐美所看到的燃氣輪機發展趨勢而言,恐怕咱們需要改一改技術路線。”
吳仲華所長剛生病,工作那邊交接完畢,這邊接任項目的吳大觀總工程師立馬就推翻前者所定技術路線,這舉動光是聽起來就些令人心寒。
可吳大觀總工依舊選擇在這時候提出來,那這可能就真的很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了,有更好的技術路線?
“放棄燃-蒸聯合循環,那總工您的意思是怎麼走,要知道這路線所能提高的熱效率已經是相當可觀,放棄它所帶來的損失,這絕對不是輕易就能彌補。”
輕笑兩聲,這便慢慢將自己的意見娓娓道來。
“我當然知道吳所長所提方案的熱效率幾乎是簡單循環一倍有餘,目前國際上已經在這方麵達到了50%以上,但該技術方案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鍋爐用水。”
燃-蒸聯合循環,這自然就要用到鍋爐,隻有燒出水蒸氣之後才能以此為介質驅動蒸汽輪機的運轉,而要鍋爐這種東西的話,確實在維護方麵還挺麻煩。
這也讓汪正國想起上位麵在論壇上看到一則舊聞,有關軍艦使用的蒸汽輪機鍋爐用水問題。
1978年夏,“遠望”號測量船進入碼頭試驗階段,發現鍋爐用的蒸餾水水質硬度偏高,經檢查分析,原因是設計中塗料使用不當,誤將鍋爐水艙當作普通水艙,刷了一層水泥漿而引起水質變硬。
之後為確保工程質量,廠領導決定“推倒重來”,組成4個“尖刀班”,冒著酷暑,進入矮艙突擊拷鏟,直到水艙拷鏟出白,這才重新上塗料。後經注水化驗,水質才達到了技術要求。
把鍋爐用水艙室當做普通用水(飲用淡水)儲存,就這樣的儲存條件都還不能達標,由此可見鍋爐用水標準之高,如果真的是用在分布式燃氣發電設備中,確實在後勤維護方麵有巨大漏洞。
本質上來,鍋爐用水一直都是使用特殊處理過的軟水,即便人類飲用的淡水都無法滿足,如果真用這種東西,要不了多久便會造成鍋爐、蒸汽管內壁結上一層厚厚地水垢,這對於鍋爐使用來簡直就是災難。
鍋爐結垢所帶來的危害,輕則是鍋爐輸出蒸氣壓力不夠,重則導致鍋爐產生的高壓蒸汽無法及時排出,導致鍋爐爆炸事件。
當然,即便使用軟水做蒸汽發生介質,也無法保證完全沒有水垢,隻是這水垢量能夠得到控製,能堅持到艦艇大修的時候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