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不同(1 / 2)

新中推的研發周期肯定是短不了,對於這一點,汪正國可以非常確信,等到它真正服役的時候。那大概是要等到000年左右,畢竟是606所全新開發,磕磕碰碰肯定少不了。

君不見,同樣是八十年代初期立項的中推發動機項目,歐洲研發的兩款發動機,哪個不是等到000年左右才成熟裝機,難不成606的能力還比歐洲人更強?

而既然是定位於000年左右服役的軍用加力渦扇發動機,涵道比當然應該一點、再一點,如同羅羅的EJ-00,涵道比隻有0.4,88-的涵道比更是隻有0.。

就這一票中推發動機的涵道比,全都是僅0.-0.4之間的存在,和七八十年代開發的中推渦扇發動機動輒0.5以上涵道比來,000年之後的涵道比明顯都是越越好。

這也勸到:“之前的超七發動機招標,好像美國人也來了,而他們帶來的發動機是什麼情況,您應該很明白,那些涵道比0.左右的渦扇,實際在推力輸出的時候,它和渦噴就沒區別。”

還有些沒明白這汪正國要表達什麼意思,什麼叫渦噴和渦扇發動機沒區別,還扯上一票美國發動機,有點兒......

扶了扶衣袖,正襟危坐:“美國人確實向我們推薦了兩款發動機,其中包括F-40***-110兩款型號,難道你對這兩發動機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聽了這消息,果然還是上位麵老套路,對於美國人推薦的兩款發動機,其實都還能算是八十年代的一線主流,不管哪一款都是響當當。

好在這次美國人直接給出了兩款發動機做選擇,這樣就更好解釋和對比。

“哦?那就好,想來屠總你也對這兩發動機有大致了解,P-110被稱為渦噴發動機,但它從低壓壓氣機連續引氣,這些從低壓壓氣機引出的空氣經外涵道流過,作用是對發動機進行高溫冷卻,但實際上,它在推力上和渦扇發動機沒有區別。”

到P-110,汪正國還是挺欣賞該發動機,這家夥要是用在截擊機上麵,那簡直就是絕配,可惜最後還是生不逢時。

至於這款發動機的涵道比,其實大概也是在0.18的位置,用於外涵道冷卻降溫,那是完全夠用了,和F-404早期那高達0.6的涵道比,自然是沒多大差距。

“按照你的意思,這就是,讓606那邊也把新中推做成類似P-110這種設計,變成一款準渦扇發動機?”

猜到了某人的提議,屠總內心也在仔細權衡這樣設計利弊,不靠外涵道產生推力,意味著發動機推力來源依舊是渦噴模式,可以有非常不錯高空高速表現,但這樣真的好嗎?

“外涵氣流用於發動機的冷卻降溫,這其實不失為一個好想法,隻要讓新中推具備在低壓壓氣後麵連續放氣,後續如果有需要,增大放氣比流量,那可就是一款渦扇。”

某人自然是提出了最好的建議,這大概也是給606所指明了一條還算光明的道路,上位麵渦噴14之所以高壓壓氣機和低壓壓氣機不匹配。

那就是因為低壓壓氣機的空氣流量太多,而高壓級又不需要,這自然就導致問題爆發,這次如果提出連續放氣要求,那直接就能解決高低壓壓氣機不匹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