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成功(1 / 2)

要P電腦的圖形顯卡業務,在八十年代,這都還是方興未艾領域,即便再往後推二十年,那依舊是群雄逐鹿的時代,和PU領域一家獨大的情況還是有區別。

而把時間軸放在84年,這就更不用多,此時甚至還沒有任何一家專門從事圖形顯卡方麵研究的公司,找遍整個矽穀也都找不到。

畢竟八十年代的P電腦市場總體都還是被DS係統所統治,英文字符的顯示甚至都不需要像中文這樣畫出來,由此可見,八十年代初期的顯卡是有多麼不受到重視。

或者再直白一點,這時候是壓根兒就沒有顯卡的概念,有的也不過是主板上的一塊電路而已,其技術含量甚至還比不上漢卡來的複雜。

不過話又回來,早期P電腦領域的文字、圖形顯示方麵,確實還得數IB最有實力,除開早期推出的DA/GA之外,這家夥後來還推出EGA標準,直到87年的VGA標準之後,這才最終確立其前人栽樹的地位。

VGA顯示繪圖陣列,其繪圖模式可以達到64048016色,以及00056色,這時候的顯卡終於可以同時顯示出56種色彩,才算是真正讓電腦可以流暢顯示出豔麗色彩。

有了VGA標準之後,聚集在矽穀的創業者才意識到,延續這條道路走下去,一塊龐大的圖形加速顯卡市場已經擺到桌上,這才有了riden (泰鼎)、S兩家在八十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顯卡廠商。

而這時候的IB則如同上文的那樣,它又華麗地扮演了前人栽樹的角色,從81年推出了DA開始,這位藍色巨人一直都是默默地埋頭栽樹,好不容易把市場做出來,他卻沒能穩住自己的地位。

幾乎伴隨著VGA標準的確立,差不多也是IB在顯示卡領域的敗退,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一家親自確立了行業標準的企業,卻又在該領域迅速敗退。

猛然聽起來像是搞笑,但IB在這方麵還真的是輕車熟路,這家公司幹這種事真不要太多,從某種意義上來,它確實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英雄式的偉大!

八十年代做圖形顯卡業務,倒不需要涉及高大上的D圖形處理,針對圖形操作係統和簡單的平麵圖形顯示,包括AD輔助設計,這些都隻需要有D能力就行,以八十年代的技術積累來,產品開發周期並不會太過長久。

開陽半導體、瑤光電子都是立足於共和國市場,這裏對圖形視覺顯示的需求遠比美國更旺盛,也就隻有在這種情況下,自主開發圖形顯卡才更有可能,畢竟需求拉動生產。

關於“圖形”的問題,此時似乎都已經成了一個魔咒,在汪正國的各種計劃當中,它無處不在。

S傳感器製作相機產品,需要解決數字信號到圖像之間的轉換;激光打印機業務需要的,似乎也隻是這一塊的能力填補;如今又加上一個用於P電腦的圖形顯卡,確實太過於重要。

實現數字信號和圖形顯示之間的快速轉換,這已經是某人的光電帝國頭等重要大事,隻要能夠解決這方麵,那就完全可以實現產品爆發和技術井噴。

好在此時還有時間可以等待,目前的市場也還可以用650漢字辦公電腦來占領,短時間之內還不會那麼容易就被IB-P體係衝垮。

放眼整個亞洲P市場,在八十年代都屬於一片混沌狀態,不管蘋果電腦體係也好,IB-P體係也罷,都因為文字顯示問題而不能在英語國家之外大規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