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之後的教授甚至不聽任何解釋,抬腿就走出站,看樣子是要直接回家,這讓汪正國也不好再繼續什麼,隻能等到明再解釋,還真是充滿戲劇性的一,經曆如此大喜大悲,也是沒誰了。
目送著教授離開,自己再慢慢地往宿舍趕回去,此時已經是大四下學期,再回到宿舍時,包括汪正國在內就隻剩下三人,同寢室其他五人早已經陸續到指定單位報道,也不知道再見又該是什麼時候。
再這剩下的兩人,其中一位和汪正國差不多,也是蜀都人,姓徐名廣成。
人長得高高瘦瘦,家裏是蜀都市政府部門上班,算是中層幹部一類。隻需要家裏麵找找關係,他的工作也能就近安排,以後的人生按照家裏安排走,應該也能過得瀟灑無比,之所以還滯留到現在,據也是因為家裏還在幫著他各種運作,要找一個好單位。
而這次汪正國回到宿舍的時候,明顯發現徐廣成的東西都已經大致打包好了,也就隻剩下床上的被子沒有收起來,看樣子明顯也要準備離開,肯定是家裏努力之後,工作有了著落。
再除開徐廣成之外,另外一位就是讓人不得不服的存在,其人:劉三石。
在後世,按照正常的情況來,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留到最後,且家裏又沒有什麼背景,那就隻有一種可能:學校裏學的實在是不怎麼樣,或者就是有其它方麵的缺點,所以才沒有人要。
但現在不一樣,現在可是八十年代啊,這時候的大學生直接由學校分配到單位,即便學生再差都要給你推薦出去,絕對不存在什麼大學生沒單位要的怪現象。
之所以這位劉三石還沒有到單位報到,那是因為這位被兩個牛逼單位同時盯上了,一時半會兒還沒能出結果,畢竟這一方是學校希望他能夠留校,另一方則是中科院下屬某單位方麵看中了這位的潛力,打算弄去再好好培養一下,以後不定就是獨當一麵的大才。
就為這事,用人單位雙方還“掐架”了一番,學校方麵給出了:在留校的同時,還可以邊上班邊在學校讀研,保證前途光明;而中科院方麵更是仗著自己資源廣、門路多的優勢,給出了三年之內可以派出去公費留學訪問的誘人條件。
雙方單位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一方是蜀大作為劉三石的母校,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且給出的條件也很不錯,雖然沒有中科院方麵聽起來誘人,但好在絕對靠譜。
至於中科院,給出三年之內安排出國留學訪問的承諾,這聽起來確實很不錯,但理智一些的人都明白,這樣的承諾最後還真不一定就能兌現,畢竟中科院那邊大佬雲集,哪裏輪得到一個年輕去留學訪問。
然而,八十年代出國留學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就算知道這裏麵有些水分,但大有人才願意為此搏一搏。也就為這事,情況才僵持了下來,據雙方最終達成意見,讓劉三石本人自己做選擇,給他一周時間考慮,現在算起來,好像也到他下決定的時候了。
屋子裏麵的兩人都沉默著,明顯是在考慮自己心中的事情,就連有人回到宿舍,也僅僅是看了一眼就繼續埋頭沉思,誰也沒有主動開口。
汪正國這時候心裏雖然也不太高興,但他不想繼續在寢室死氣沉沉,於是才主動開口活躍一下氣氛。
“兩位,我進門看這情況,你們是馬上就要到單位報道了?看來今是咱寢室最後一次兩人以上規模的碰頭會,要不先各自自己的去向,以後也好有個聯係和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