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職場麵試:自信+能力=成功
我現在在三星電子公司采購部門工作,業務、環境、待遇和培訓都令我感到滿意。回顧我的求職之路,可謂一波三折。“自信+能力=成功”,是我的麵試心得。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認準目標不放棄。6月份在網上投完簡曆後,並沒有靜靜等候,而是在一周內又補寄一份書麵簡曆,正是這一步為我贏得了筆試機會。筆試的內容是英語的公函閱讀與寫作,這得益於我求職期間對商務英語的學習和對自己專業英語詞彙的熟悉,完成得相對輕鬆。兩天之後的麵試,又一次讓我充分認識到自信的重要。它不是盲目自大、驕傲,而是準備充分、有底氣。第一次麵試是三位部門經理:一位人事主管、兩位業務經理。求學期間,我參加過許多社會實踐,每個實踐機會都由上一次的實踐經曆帶來,環環相扣,收獲不小。這些,都成了麵試中的重要砝碼。此外,比較流利的口語,也幫助我從參加第一次麵試的15人中成功“晉級”,成為進入第二次麵試的兩名候選人之一。所以建議大家將麵試常用口語熟悉一下,即使做不到出口成章,也要能侃侃而談。
一周之後,第二次麵試的考官,是9位總部老總。而我的對手是一位有著兩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開始,我明顯處於不利地位——比起對手來,我沒有正式的工作經驗,對電子產品也不如他那麼熟悉。在這種情況下,麵試中的大部分問題都由他來回答,我則坐上了“冷板凳”。
當時我沒有慌亂或是放棄,腦子裏隻有兩個念頭:我也有自己的長處,要好好發揮;認真聆聽對手的回答,展示自己的良好風度。比較幸運的是,隨後專業方麵的英語麵試,我較好地臨場發揮,最終贏得了這份工作。
通過求職麵試,給大家的建議是:麵試中要注意延續話題。尤其單獨麵試時,一個人麵對一個或者幾個考官,需要利用回答每個問題的機會盡量表現自己的能力,盡量侃侃而談,這是為了爭取到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果像擠牙膏一樣,人家問你一句答一句,沒有任何興奮點,考官隻能盡快結束這次對話。還有,對於自己的理想職位和公司不要輕易放棄。
5)自信是自覺而非自傲
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沒有自覺的自信會成為自傲,反而會失去了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好的自信是自覺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自覺的人自信時,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覺的人不自信時,他仍可努力嚐試,但會將風險坦誠地告訴別人。自覺的人不需要靠成功來增強自信,也不會因失敗而喪失自信。
(1)自信的第一步:不要小看自己,多給自己打氣
“自”信的關鍵在於自己。如果你自己總認為自己不行,你是無法得到自信的。例如,馬加爵曾說:“我覺得我太失敗了,同學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練,讓我很自卑。”雖然馬加爵很聰明也很優秀,但他從沒有真正自信過。
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中國古諺:“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枝草一點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長處,值得看重和發揮。我記得我11歲剛到美國時,課堂上一句英語都聽不懂,有一次老師問“1/7換算成小數等於幾?”我雖然不懂英文,但認得黑板上的“1/7”,這是我以前“背”過的。我立刻舉手並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不會“背書”的美國老師詫異地認為我是個“數學天才”,並送我去參加數學競賽,鼓勵我加入數學夏令營,幫助同學學習數學。她的鼓勵和同學的認可給了我自信。我開始告訴自己,我有數學的天分。這時,我特別想把英文學好,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提高了我的自信,也幫助我在各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淩誌軍的枟成長枠一書裏還有很多得到自信的例子: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張宏江說他從小就“相信我是最聰明的。即使在後來的日子裏我常常不如別人,但我還是對自己說:我能比別人做得好”;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員周明小時候在“學生勞動”中刷了108個瓶子,打破了紀錄,從而獲得自信。他說:“我原來一直是沒有自信心的,但是這件事給了我自信。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散發著一種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續到今天。我發現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實隻有6個字:不要小看自己。”
(2)自信的第二步:用毅力、勇氣,從成功裏獲得自信,從失敗裏增加自覺當感覺到自信時,無論多麼小的成功,都會特別期望再一次得到自己或別人的肯定,這時,需要有足夠的毅力。有時,可能沒做過某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這時,除了毅力外,還需要勇氣。我以前在工作中,一般的溝通沒有問題,但到了總裁麵前,總是不敢講話,怕說錯話。
直到有一天,公司要做改組,總裁召集十多個人開會,他要求每個人輪流發言。當時想,既然一定要講,那不如把心裏話講出來。於是,我鼓足勇氣說:“我們這個公司,員工的智商比誰都高,但是效率比誰都差,因為我們整天改組,不顧及員工的感受和想法??”我說完後,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會後,很多同事給我發電子郵件說:“你說得真好,真希望也有你的膽子這麼說。”結果,總裁不但接受了我的建議,改變了公司在改組方麵的政策,而且還經常引用我的話。從此,我充滿了自信,不懼怕在任何人麵前發言。這個例子充分印證了“你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你不能”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