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情商修煉與時間管理(6)(2 / 3)

2 時間管理的誤區與忌諱

1)“學習時間越長證明越努力”

經常見到非常用功的大學生早出晚歸,拿著英語課本跑到自習室的某個角落,啃一天的課本,學習效果往往事倍功半。這樣的同學表現出來的意誌力非常值得敬佩,但是學習時間越長就證明越努力嗎?有的同學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抓耳撓腮,一做就是一上午,根據80/20法則,一天學習所用的80%的時間可能僅創造了20%的成果,這樣長時間的學習,不但不代表他很努力,還可能意味著他很沒有效率。對一天的時間進行科學地安排不僅可以縮短學習時間、提高效率,還會提高自信、超越自我。

在學習上有些小技巧可以靈活地運用於時間管理,即把大塊的時間用在克服難度大的課業或急需完成的任務上;每過一個小時休息5~10分鍾;適當轉換學習內容??這些都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比如需要長時間持之以恒的學習科目——英語,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小時間,化零為整。在課間或等待時背誦準備好的英語卡片,即使每天隻記住十個單詞,一個月也能記住300個單詞,一年就累積到3650個單詞,這是相當可觀的記憶量。另外,下載不同的英文錄音到MP3裏,利用走路的時間、坐車的時間聽,用不了多久,英語聽力就會突飛猛進。

配合自己的黃金三小時,將大部分時間用於最重要的20%的學習內容,創造出80%的學習效果,這就是出色的時間管理!

2)“‘利他主義’——什麼都答應”

要記住,“你的時間隻屬於你自己”,在使用時間方麵,不得不“自私”。有部分熱心的同學,對於他人請求從來都是義不容辭,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內,不僅要學習工作,還要兼顧對他人的承諾,一天內要不停地從一個場合跑到另一個場合,如給某位校園歌星呐喊助威、幫忙送文件、參與繁冗而毫無意義的會議??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還要兼顧他人的請求,這會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到頭來不僅不能完成重要任務,還會失信於人。重視承諾的人,可不能什麼都承諾,在自己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輕易承諾會讓自己變得不可信。

3)“學習,需要找個人陪”

獨立,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要素。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孤獨”的,他們在工作中從不依賴他人。獨立,可以讓人保持精神集中、精力充沛,有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在學習中有熟悉的人在身邊,不免要閑聊家常調侃幾句,那麼這樣的學習相當於浪費時間。一天的學習沒有效率和充實感,也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打擊自信心,不易於建立好的學習習慣。

4)“被時間牽著鼻子走”

時間不會為你停留,隻能配合它的節奏。不會控製時間節奏是大學生們很大的一個難題。

曾經引起微軟和Google兩大公司爭訟的傑出華裔人才李開複博士,在他的勵誌書枟做最好的自己枠裏頭,曾寫道一則讓他很羞愧的往事。

他念大學時,該大學法學院院長希望要為成績查詢係統設計一套新軟件,以與舊係統接軌。本來委托外校的軟件設計公司執行即可,但聽說李開複是個程序設計高手,就聘請他當工讀生,付他相當高的暑假工讀費。李開複很開心,他認為這樣簡單的要求,根本難不倒他,滿口答應:“我八月初就可以大致弄好,開始運行,到九月開學時,一定可以正式運作。”由於他認為此事難不倒他,並沒有馬上開始設計,一放假先昏天黑地的和同學打了三個禮拜的橋牌,開始工作後才發現,事情沒有他想得那麼簡單,有許多繁瑣的東西要處理。院長問他做到哪裏了,他改口說:八月底可以大致弄好,應該不妨礙開學後係統的運作。院長發現他前期進度很緩慢,大為惱火,說自己根本不該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一個學生,馬上叫他不要做了,請校外公司接手。

這件事情對李開複來說,應該是人生中的一大挫折,也正因為他得到了教訓,所以才能夠成為一個踏實又敬業的成功者。

拖延那些令人討厭、一成不變或較困難的麻煩工作,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不過,對於相當重要的任務,拖延是非常不明智的決定;同時,對於那些鍛煉自己意誌力的人來說,可以從克服拖延中獲得自信,也能更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