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時候,輔導員一直強調按時到學校報到,如果遇到什麼特殊的情況,要跟輔導員打電話請假,否則記過處分。新學期注冊的時候,李天還是遲到了,事先也沒有跟輔導員說明任何情況。回來的時候,解釋說自己家有點事。
看看思考型和情感型的輔導員如何反應。
T型輔導員:李天,我注意到你遲到了一周,但是你沒有按照規定請假。公正起見,給你一次口頭警告處分。這種情況下不為例。對你有這樣的處罰是保持我們院工作的公正性。
F型輔導員:李天,我注意到你遲到了一周的時間,但是沒有和我請假。是不是我放假強調的時候你沒有記清楚?雖然這次給你口頭警告的處分可能會讓你心裏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這也是讓你記住這次教訓。等到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千萬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順便問一下,你家裏的事情解決了嗎?
從這兩類輔導員的反應中可以看到,雖然同樣是給予李天警告處分,但是兩個類型的輔導員思考的角度卻有很大的區別。思考型的輔導員更強調製度,追求製度上的公平,而情感型的輔導員更多地從對李天產生的影響出發來思考問題,也更容易站到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雖然思考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思考的過程還是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思考型的人和情感型的人的區別。做決策的時候,思考型的人以事為主,情感型的人以人為主,思考型的人重在解決問題而情感型的人更關注感受,建立關係。
如果李天是思考型的人,對這樣的處罰的結果可能會感到有點不舒服,但是也認同輔導員的做法,因為畢竟自己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對自己處罰也會讓別的同學記住這個教訓。
如果李天是情感型的人,他會知道輔導員做出這樣的處罰也很不容易,自己沒有按時到校輔導員肯定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但是還是會覺得輔導員有點太公事公辦了,畢竟自己安全返回學校,再說自己家是真的有事情。
這樣大概就理解了情感型和思考型的人的區別。
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下,情感型的人會很看重做事情的價值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願意追求心靈層麵的東西,喜歡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環境,也願意服務於他人。而思考型的人講求邏輯性,喜歡分析解決問題,更願意按照客觀的標準和原則處理問題。
(4)行動方式
賈偉和張琦,同窗,又是老鄉,所以大學一年級放寒假的時候兩個人就自然而然地一起坐火車回家。回家前的頭一天,張琦就開始收拾回家要準備的東西,衣服、書籍都放到了該放到的地方,寒假準備看的書,也早從圖書館借回來放到自己的背包裏。賈偉則是出去打了一上午的球,下午洗完澡睡了半天的覺。第二天早上當張琦早早收拾好所有的東西站到賈偉宿舍門口的時候,賈偉剛剛把亂糟糟的包收拾得差不多。在張琦的催促下,慌亂中找不到自己的手機充電器。張琦很是著急。
等賈偉收拾妥當,倆人趕到火車站的時候,已經開始檢票了。
賈偉看看一頭大汗的張琦,心想:“這不是正好嗎?幹什麼那麼緊張?來那麼早在火車站幹什麼啊?以後可不能和張琦一起回家了,壓力真大啊!”
張琦看看滿不在乎的賈偉,心想:“要是路上堵車了,這不就晚了嗎?為什麼不能早來一點在火車站等等?那樣多保險。以後可不能和賈偉一起回家了,壓力真大啊!”
很顯然,張琦是判斷型,而賈偉則是知覺型。看看他們的行動方式是如此的不同。
判斷型的人樂於製訂計劃和執行計劃,井井有條的生活會讓他們有安全感,判斷型的同學的宿舍收拾得整整齊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該放的地方,有係統的工作和秩序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自己的計劃被打亂會感到煩躁不安,無所適從。而知覺型的人是不喜歡計劃的,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最好沒有最後的期限,他們的注意力也容易從一件事情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他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是創造新思路,喜歡在有挑戰性的問題麵前尋找靈感。他們靈活,善於抓住機會,但是在行動之前,可能會失去興趣,缺少完成任務的自知力。
3)16種MBTI類型
上述對MBTI四個維度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但不是說從這些單個的維度了解自己或者理解他人。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各個維度之間會互相影響。所以,正確地認識和理解一個人的方法是將四個維度結合起來。MBTI四個維度的兩極組合而形成16種人格類型。
4)MBTI類型與職業的匹配
現在應該已對自己的MBTI類型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而16種MBTI類型都有其職業傾向。 或者其他能夠讓他們運用實際分析、戰略計劃和組織。
完成任務的職業
很多同學看了這個表格以後,會有種種困惑,如有一個ENFP類型的同學,在這個表格中,他的職業傾向是“谘詢服務(包括個人、社會、心理等),教學教導、宗教、藝術”。他就開始迷茫困惑了。“我想畢業以後去企業工作,或者是做一些自己的事業,這樣看來豈不是不適合?我不想當老師啊!宗教?難道適合出家?”這樣的困惑近期會影響他的學習狀態,而長遠來說可能直接動搖了他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