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攻城之始(1 / 2)

“報,將軍,廣宗城好像發生了暴亂,城樓上士卒身影重重廝殺起來,隻有西門十分安靜!”

“哦,知道了,你下去吧。”

“諾!”

廣宗城外,官軍大營之中,董卓正與李儒商議,準備今夜突襲廣宗發動總攻,董卓篤定這個時候黃巾必定是人心惶惶之時,再加上官軍多日圍而不攻,城樓防衛也會鬆懈下來,隻要派遣的軍中最為精銳的士卒能夠乘機攀上城樓,那基本上拿下廣宗城就十拿九穩了。

但是還沒等到天黑,黃巾一方卻鬧了這麼一出,董卓心中有些懷疑這是不是黃巾的金蟬脫殼之計,引他大軍攻殺東北南三門,張梁等賊寇好從西門突圍。

不過這也說不過去啊,要是突圍的話應該選在夜晚月黑風高之時,那時候趁著夜色或許還能有點機會衝出去,畢竟黃巾的數量遠勝於官軍,黃巾四散奔逃,董卓不好下殺手的情況下還真有可能讓張梁他們逃出去。

現在大白天的,在董卓的一萬西涼鐵騎之下,張梁等人若是逃跑簡直是自尋死路啊。

“文優,此事你怎麼看?”

李儒沉吟片刻,按照他的內心想法,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反正廣宗城裏又沒有糧食,餓都能把張梁等人餓死,何必顧忌那麼多,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上策。

可惜的是他的主公董卓奉行的是外王內聖之道,對待外族如同虎狼一般凶狠,對待漢人則要溫和得多,甚至甘願冒著風險,想收服這些黃巾賊寇,保留中原元氣。

思來想去,權衡利弊之下,李儒建議董卓加快進攻步伐,不管廣宗城發生了什麼變故,但是廣宗城中的黃巾發生內亂是肯定的。

因為就算是誘敵之計,也不會選在這個時候,而且還放任士卒鬧事械鬥,要知道黃巾士卒不比涼州勁卒那般紀律嚴明,一旦散亂開來,哪怕是韓信來了也製止不了,更別提張梁這些二流武將。

而且西門如此安靜,說不定背後蘊藏著什麼,張梁等人極有可能從西門突圍,李儒覺得進攻的重點應該放在西門。

聽了李儒的分析,加上董卓自己的思考,董卓也覺得此戰勢在必行。自圍城以來,他備戰多日,使了這麼多手段來打擊黃巾軍士氣,現在正是進攻的好時機。再加上數日以來手下的將領先後請求搦戰的人也不少,士氣強盛,軍心可用,董卓也覺得沒有必要再等待下去了。

“不錯,文優所言在理,不過我倒認為主攻西門有些不妥,這些跡象隻是說明西門很有可能是張梁等人的突破點。但是事無絕對,當萬分謹慎,四門並重最為妥當。而且以我軍的戰鬥力,四路皆可獨擋一麵,戰而勝之,又何必選什麼主攻方向呢?”

董卓想了一下,決定中和一下他與李儒的想法,四門齊攻。

“嗯,主公所言甚是,是儒所料未及。”李儒想了想,覺得董卓所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他要更妥當一些,隨後想到了統領盧植軍隊的劉關張三人,於是低聲問道:

“不過,主公,劉備張飛關羽三人該怎麼辦,是讓他們留守大營還是隨軍出戰?”

董卓對劉關張的反感李儒早已感受出來,隻是不知道董卓具體的底線,到底是想致其於死地還是隻是打壓,所以才有此一問。

說實話,在董卓內心中,劉關張三人之中,董卓最忌憚的隻是劉備而已,此人的權謀之道簡直可以和漢高祖劉邦媲美,甚至還尤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