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走街串巷”經商法,因其無孔不入,服務到家,使顧客可以不出門就買到商品而備受偏僻農村、交通不便地區的顧客歡迎。
與現代商業相比較,它隻是改頭換麵,那售貨工具、售貨形式有改變,而經營內容卻是大同小異。
這裏介紹一位“走街串巷”的小販的經營之術。
“有人在嗎?”他聲音嘹亮,熱情洋溢。還未等老太太把門打開,他便挑著貨擔推進了門。
“真對不起,門一推就開了”。小商販很大方地解釋道,隨即爽快地走進屋內,把貨擔往地上一放,簡直就像走親戚似的。
“老太太,我今天給您捎了海帶,是海底野生的,不是人工養殖的,味道好極了,並且營養非常豐富。”
話語之間讓人感到是曾經有人專門托他帶來似的,而事實上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接著他還從貨擔中拿出花生、蠶豆、魷魚幹等下酒菜擺在門廳的地板上。
“今天,我隻帶了兩包,第一包一拿出就被人家看中,您看看,這顏色使人一看就喜歡,是不是,老太太……”
他的言語充滿了自信心和說服力,讓人從感情上覺得不買說不過去似的,隻有買下來才能對得起他。他那樣子真好像與自己是好久未見的朋友。
這位小商販從一開始就給顧客造成一見如故之好感,而且自始至終他都能控製銷售氣氛和進程,從中,我們難道覺察不出他經營的高明之處?
在“走街串巷”的經商之術中,還有一點是“禮多人不怪”的技巧。
有一位小商販在走街串巷過程中,無意中聽到一位老大爺用沉重的語氣對人說:“說實在的,我活這麼大年紀,從未見過電熱毯。”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小商販突然靈機一動,決定替老大爺買張電熱毯。於是他去戶籍處查了資料,得知再過20多天就是這位老大爺的古稀壽誕,他便在買好的電熱毯上繡上“恭賀古稀壽辰……”在他生日那天送到他家裏。
不用說,老大爺一定會驚喜一場,他的兒女媳婦們不僅盛情地款待了這位小商販,還給他意想不到多的錢。而且這位小商販的聲譽頓時在這一帶家喻戶曉,試想想,他後來得到的好處便可想而知了,因為“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
所以,當今的生意人,講究方法和策略是相當重要的,對任何人都要客氣禮貌,禮多人不怪。每個陌生人都是我們潛在的顧客,而這點是精明生意人才能意識得到的。
總之,“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不僅要熱情有禮,而且在銷售過程中要妙趣橫生。我們從中可得到一些重要的啟迪:
第一、不要冷酷無情,要對顧客一見如故,但過分的做作和客套也去在顧客之間豎起一道無形的“圍牆”。
第二、不要光顧說話,要抓住時間展示您的商品,讓顧客去看、去摸,把他的興趣變成欲望。
第三、不要說“買不買……”,要像那位小商販的語氣:“我給你捎來了……”“這不,現在就賣完了……”言語間充滿了暗示的誘導。
第四、不要讓顧客有機會說“不”,要從頭到尾控製著買賣的熱烈氣氛。
激將效應
心理研究表明:有的人好高鶩遠、貌似強大,有的人好勝心強,有的人優柔寡斷,有的幹脆,有的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