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問他:“你為什麼還在幹這樣的活啊,你家裏難道還支付不起你上學?”
哈裏說:“我父親年輕時比我更苦。他當年就讀普林斯頓大學時,為了支付昂貴的學習費用,每年假期便到密西西比河的貨輪上做水手,幹著最髒最累的活,這樣才念完大學。”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有個家規:18歲以後,經濟上必須自理。目的是有意識地讓孩子經受一定的貧窮和饑餓、磨難和委屈,叫他們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可以說,洛克菲勒家族後代成功的秘訣就是學會了自己生存。
人的一生何嚐不曾嚐遍酸、辣、苦、甜。雖然在時間上或者在順序上不一定這樣的依次出現,但是大凡成功的人,在他們的人生曆程中,都有這樣相似的經曆,可以說,凡是不肯吃苦者,不願勞心、用智,天不會降大任於斯人也,也決不能成就大業的。所以,有人說:苦難是孩子最大的財富,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當你遇到怨恨循環
一個食客因為飯碗裏的湯太熱,而對廚師大聲嗬斥。
廚師回到家對妻子大聲嗬斥,說她囉嗦了,因為她每天總是婆婆媽媽的。
妻子對兒子大聲嗬斥,因為他幹什麼都磨磨蹭蹭。
兒子對保姆大聲嗬斥,因為保姆打碎了一個碟子。
保姆沒好氣地去扔碎碟子,傷著了一位行人。
行人是一位貴婦人,她一番吵鬧後趕緊去醫院治傷,她對小護士大聲嗬斥,因為護士上藥時弄疼了她。
小護士回到家裏對母親大聲嗬斥,因為母親做的飯菜不合她的口味。母親並不生氣,溫和地對她說:“好女兒,下次我一定給你做最合口的飯菜。你也忙了一天一定很累,吃了飯就休息吧,我給你換一床幹淨的被子吧。”
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不是什麼大事引起的,如果任一個當事人釋放出一點點愛心也早就得以化解了。生活中免不了會有矛盾和埋怨,如果處理不好,這些怨恨還容易感染和循環。事實上,隻要釋放一絲愛心,貢獻一份寬容,哪還有這麼多怨恨呢?
推開另一扇窗
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推開家裏的西窗,看見一行長長的送葬隊伍,不禁神情黯淡,淚流滿麵。
爺爺看了非常心疼。他把女孩叫到東窗前,推開窗戶讓她看,隻見一戶人家正在舉行婚禮,喜慶幸福的氣氛頓時感染了女孩的心情,她破涕為笑了。從此,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永遠銘刻下了爺爺頗有哲理的教誨:“人生有悲劇也有喜劇;有失敗也有成功;有痛苦也有歡樂,你不能隻推開一扇窗,隻看一麵的風景!”
是啊,一個人無論麵對外麵的世界還是麵對自己,可以打開的窗戶很多,這扇窗戶外的風景可能不美,但我們還有其他窗戶外明亮的世界。其實,窗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也寬暢;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清澈;你的心豁然,天地就寬廣;你的心歡愉,生活就多彩。
蘇格拉底的房子
一天,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蓋了一所房子,大家聚在一起,對這座建築評頭論足。
一個人說,說真的,這房子的內部結構和哲學家的身份很不相稱;另一個也批評房子的正麵不是很美觀。而大家一致的看法則認為這房子太小了,在裏麵都轉不開身來。
蘇格拉底卻說道:“假如真正的朋友能擠滿這所房子,不單是我,連老天爺也會很高興的。”
真正的朋友要想擠滿這所房子就會嫌它大了。都說自己是他的朋友,隻有蠢人才會去相信。沒有一個詞比朋友這個詞用得多,但真正的朋友實在太少。
玫瑰信用
1797年3月的一天,法國皇帝拿破侖在盧森堡第一國立小學演講時,為了表示友好和善意,曾把一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送給該校的校長,並且信誓旦旦地保證:“為了答謝貴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夫人約瑟芬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獻上一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隻要我們法蘭西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都將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價值相等的玫瑰花,作為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征。”
在後來的日子裏,由於拿破侖窮於應付連綿的戰爭和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最終因失敗而被流放到聖赫勒那島,自然也把對盧森堡的承諾忘得一幹二淨,其他人再也沒有提起這件事。
可是,到1984年底,有個盧森堡人不知從哪兒得到這個消息,就1日事重提,向法國政府提出這“贈送玫瑰花”的諾言,並且要求索賠。他們要求法國政府要麼從1798年起,用3個路易作為一束玫瑰花的本金,以5厘複利計息全部清償;要麼在法國各大報刊上公開承認拿破侖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法國政府當然不想有損拿破侖的聲譽,但電腦算出來的數字讓他們驚呆了:原本3路易的許諾,至今本息已高達140萬法郎。最後,隻得老老實實地把拿破侖這個許諾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