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好事一定有不如意之處,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失意的狀況也一定有其有益之處。
例如沒升上官,的確有些損失,錢少權也少,無法更上一層樓伸展抱負,想著想著就不免鬱悶起來了。然而這個狀況有沒有什麼好處呢?有啊,壓力少些,時間自由些,因此也更能有心力與家人相處、培養其他嗜好,生活品質不就大增了嗎?此外,原本打算要結婚的對象決定離開自己,當然很令人失望,不過仔細想想,這總比結婚後再大吵大鬧地離婚好多了吧。
悟語: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不妨鼓勵自己在挫折中找機會,那麼危機往往就因此而能成為轉機。
19.勿把煩惱帶回家
去到一個朋友家做客,出了電梯,赫然見門上掛了一方木牌,上頭寫著一行字:“勿把煩惱帶回家。”
當時,久久凝視,細細玩味,不禁對這家主人萌生無限感佩。短短的兩句話,蘊含的卻是深奧的家庭哲理。
進屋後,果見男女主人一團和氣,兩個孩子大方有禮,一種看不見卻感覺得到的溫馨、和諧,滿滿地充盈著整個屋內。
自然詢及那方木牌,女主人笑著望向男主人:“你說。”男主人則溫柔地瞅著女主人:“還是你說,因為,這是你的創意。”女主人甜蜜地笑笑道:“應該說是我們共同的理念才對。”
經一番客氣的推讓後,女主人輕緩地說:“其實也沒什麼大學問,一開始隻是提醒我自己,身為女主人,有責任把這個家經營得更好……而真正的原因,是有一回在電梯鏡子裏看到一張充滿疲困、灰暗的臉,一雙緊擰的眉毛,下垂的嘴角,煩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嚇了一大跳;於是,我開始想,當孩子、丈夫麵對這樣愁苦暗沉的麵孔時,會有什麼感覺?假如我麵對的也是這樣的臉孔時,又會有什麼反應?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這些在原先意念裏都認定是他們不對的事實背後,是不是隱藏了另一項我不了解的原因,而真正的原因,竟是我!當時我嚇出一身冷汗,為自己的疏忽……當晚我便和丈夫長談,第二天就寫了一方木牌釘在門上以提醒自己,結果,被提醒的不隻是我而是一家人……”
好有智慧、好可愛的女人。
天下的好壞,幸與不幸,快樂和痛苦,常常是一體的兩麵,一念之間的轉換,就呈現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所謂的幸福,大部分取決於一個人的思想,能不能審視、省悟而有所改變,也全在於自我意識。
人性中有十分依賴、不負責任的弱點,常常我們自己辦不到的事,卻寄望別人達成,尤其是最親近的人。表現在一個家裏,便形成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我、體貼我、照顧我、了解我、對我好、給我方便、為家帶來歡樂,卻很少思考到,“我”給這個家帶來了什麼。
“家”是一個硬件,“人”是發揮功用的軟件。如果每個人都攜煩惱與不快進來,一定是愁雲慘霧。
當然,我們並不是告訴大家“報喜不報憂”,互相分享,也互相分擔,是家的功用之一;但分擔的意義是通過溝通以達到的目的,而不是成天繃著臉,將心中怨氣,毫無道理地扔給其他人,或是老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
溝通,對家人而言是絕對必要的,有話坐下來好好地講,這樣別人才能知道你的想法,也幫你自己整理思緒、穩定情緒。
切忌什麼事都埋在心底,卻暗自期望別人了解,而當別人不明白時,又萌生失望而傷感,而將怨氣由其他方麵宣泄出來,弄得別人一頭霧水,自己一肚子氣。
家,應該是最舒服、安全、穩定、快樂的地方,但是,這些內在境界絕不可能憑空就有,而是需要家裏每個成員一起努力共同經營才會形成的。
悟語:
家庭就如“感情存折”,你把歡樂存進去,收獲的利息就是歡樂。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帶些歡樂歡笑回家,多存些歡樂裏麵,才會更加溫馨。
20.平安是福
彼得常對朋友說,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比如點煙時不小心燙到手指頭,他會大聲地感謝上蒼:“我是多麼地幸運,竟然沒被火燒掉頭發!”
鄉下的窮親戚找上門來借錢,他不但不臉色發白,還喜氣洋洋地大叫:“我是多麼地幸運,來的竟然不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