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更包含了白馬義從的輔助兵團。上次界河大戰,白馬義從的數支輔助兵團被趙雲率領兵馬打的潰不成軍之後,更被當時怒火衝、追究責任的公孫瓚狠狠殺了一批,最終隻殘存了不到兩支兵團的人馬,被公孫瓚重組成了一支兵團。
要公孫瓚大軍之中除了公孫瓚本人以外什麼人最痛恨先登死士,那就是這支兵團的成員了。界河一戰,他們頓時從原本光鮮無比的白馬義從預備役被打成上受主將怒火、下遭友軍白眼的戴罪兵團。
此刻他們正死死地盯著前方紛亂的戰局,默默地等待著先登死士們殺出重圍,來到他們的麵前。
穩住,要穩住。他們在心底對自己。就像那些先登死士們對付白馬義從那樣,以逸待勞,默默等待著敵饒到來,然後看準時機一舉猛然殺出,報此大仇!
然而正在他們在默默等待機會的時候,戰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先登死士隊伍的右方,又一支袁譚軍撕開了幽州軍的防線,衝殺進幽州軍的內部。
這是一支十分引人注目的隊伍,每一名士卒都身穿威武的全身重鎧,揮舞著鋒利十足的大戟,如勾魂使者一般不斷收割者每一名抵抗著的性命。
與先登死士們相比,他們顯得極為沉默,不光沒有衝鋒的口號與吼叫,甚至除了沉重的腳步和揮舞兵器殺敵的聲響之外,沒有一個士卒發出多餘的聲響,隻是熟練地舞動大戟,或刺或砸或削或劈,不斷地擊殺敵人,也不斷地向前推進著。
這個場景實在太讓人瘮得慌,一名幽州軍士卒麵臉驚恐地大叫道:“這是陰兵!是那袁譚從地府借來的陰兵!”
聞言不少本來就麵對著強敵逼近與死亡威脅的幽州軍士卒們心中的恐懼頓時爆發了起來,長久以來形成的對鬼神的深深敬畏使他們的精神極為崩潰,他們一邊大叫著“陰兵來了”,一邊倉惶地逃竄著。
這一幕頓時將公孫瓚的目光吸引過來,他麵色難看地喝道:“督戰隊立即壓上去,把他們給我趕回去!趕走臨陣脫逃、擾亂陣形者,殺無赦!”
大軍督戰隊立即衝了過去,一連砍殺了好幾個逃竄的士卒,穩定住了局勢。可是問題卻並沒有得到解決,他們雖然不再逃竄,但依舊完全不是這些身著重甲手持大戟的“陰兵”們的對手啊。
而公孫瓚則憤怒而無奈地調撥著麾下的精銳兵團前去應對這支新冒出來的強軍。
原本用來對付先登死士的兵團頓時被調走了好幾個,這下子原白馬義從輔助兵團的將士們心中慌了,對於先登死士的戰鬥力他們再清楚不過了,即便是以逸待勞也未必是人家的對手啊!
原本就是想著群狼鬥虎一般靠著一眾精銳兵團聯手起來巨大的兵力優勢群起而攻之。結果現在整個包圍圈被拆的七零八落,這下子還怎麼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