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俄羅斯當“車夫”(1 / 1)

陳勇

在俄羅斯坐過火車的人都說“俄羅斯有7天那麼寬,14天那麼長”,以此來形容俄羅斯地域遼闊。18世紀以前,俄羅斯大地跑的是三套馬車,而現在俄羅斯仍然是幾十裏地無人煙,離開汽車寸步難行,因此,我們到了俄羅斯後,首先就必須成為合格的現代“車夫”。

在俄羅斯開車比較方便,用不著繳養路費或過路費,每年隻有20盧布的年檢費(相當於7元人民幣),也沒有國內那麼多的人流和車輛,交通秩序非常好,沒有爭先恐後搶行的,更少有違章行駛闖紅燈的,支線車輛看到幹線車輛影子的時候大都停下來等到幹線車過去後才繼續行駛。記得一次公司的老孫從比羅比詹開著豐田海獅客貨車回來,老遠看到路旁一輛在壕溝內低著頭的坦克車前站了個當兵的,以為是攔車的就停了下來,士兵走了過來說了一陣子俄語,老孫猜想是坦克誤車了,士兵想讓他幫忙拉誤,就比畫著說車小拉不動,當兵的用手向前指著說“巴葉賀裏”(俄語意:上車走吧),這時老孫才明白過來,原來是坦克車在等著給他讓路。老孫把小車開走後,溝裏的坦克才冒出一股黑煙輕鬆地越過了公路,疾馳而去。此後,小汽車拉坦克就成了我們調侃老孫的笑柄。

在俄羅斯當“車夫”必須守規矩,尤其對車輛手續和駕駛人員的要求非常嚴格。除證照外,駕駛人員還應出具車主人的委托書,並且每個行政主體(相當於省)之間都有荷槍實彈的警察崗亭,不僅檢查往來車輛證照,還要檢查駕駛員及隨車人員的異地出差手續,違反者輕則罰款,重則予以收審。開車時前排兩人必須係好安全帶,違反規定除罰款500盧布外,還要行政記過,外國人有三次記過就將被拒絕入境。俄羅斯人車開得飛快,有“拉達車比奔馳快”的順口溜,但車輛過村鎮時都要嚴格按限速行駛,因為說不定交通警察就蹲在那裏等待測速罰款呢!俄羅斯交通法規很嚴格,從屬大陸法係,除與我國交通法規約束的相同之外,白天出城鎮後要開前大燈行駛,使開車視覺感特別好,加上道路車流少,因此開起車來一般都在100邁左右,方便快捷。

俄羅斯司機非常樂於助人,路上看到有車拋錨大都會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一次我們車子輪胎壞了,正準備更換備用輪胎,可發現沒有帶千斤頂,這時後麵上來一輛俄羅斯老年夫婦開的“莫斯科人”,她們在我們車後停了下來,問明情況後,六十多歲的俄羅斯老頭拿出自己的千斤頂幫助我們換好了輪胎。通過交流得知老人名叫列斯闊夫,現在仍是比拉費爾德一家公司的經理。

俄羅斯司機開車比較文明,沒有人使用喇叭,如果前麵有交通警察,對麵來車不論認識與否都會閃燈提示你,如果你開車違章了,俄羅斯人會用手摸摸頭頂,示意你不要做傻事。

在俄羅斯當“車夫”學到的東西不多,引發的感想卻不少,正如俄19世紀詩人秋特切夫的詩中所描述的:“用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用尺度無法衡量俄羅斯,因為俄羅斯人有俄羅斯的性格,對俄羅斯最好的辦法是相信。”

(作者係遠東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