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都市裏開始流行減法生活,所謂的減法生活就是把生活盡量簡單化,因為不停地追逐,不斷地索取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了,是該拋下重負,回歸簡單的時候了。
一位40歲的成功女人對朋友說:“我覺得很累,生活真沒勁!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卻很快樂。現在什麼都有了,快樂卻沒了!”這位女士說出了很多同齡人的心聲。生活就是這麼矛盾,好像擁有的越多,心就越疲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自己生活的簡單一點,讓你的心自由一點呢?
所說的簡單生活,應該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個是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完成我們的工作,像狗一樣,直線撲擊兔子。另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可以簡單一些,可以單純一些,主要是對物質的要求簡單一些,就是像狗一樣,有根骨頭啃啃就足矣,而把更好的心情和體驗留給大自然,留給自己的心性和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多極的,有人喜歡奢華而複雜的生活,有人喜歡簡單甚至是返璞歸真的生活。當人性中的浮躁逐漸被時間消解了的時候,人們似乎更喜歡簡單的生活,這是一種趨勢。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陸首富劉永行隻穿30元一件的襯衫。
衣食住行一直是人們企圖高度滿足的四個方麵。隻是眼下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總有一些人,不僅對物質的要求變得簡單,住簡單而舒適的房子,開著簡單而環保的車……而且處理現實的工作時,也在追逐簡單而實用的方式,用現代科技帶給現代人的簡單工具,“修改”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出門帶著各種銀行卡,走到哪裏刷到哪裏,揣著薄薄的筆記本電腦,走到哪裏工作到哪裏,甚至在廁所裏也可以打開電腦處理一些日常工作……並從這些簡單中得到無限的樂趣。
不過,人們為了追求簡單的生活,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首先,是精神上或觀念上的代價。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一些人突然富有起來,但是富起來的人麵對眼花繚亂的財富時,就有點手足失措,有些人竭力去追求奢華,似乎想把過去貧困時期的曆史欠賬找回來。社會學家對這一時期“奢華”的解釋是,中國人過去太窮了,“暴吃一頓”也算是一種心理補償。每個正在發達的社會都會有這一階段,就是暴發戶被大量批發出來的階段,是一個失去了很多理性的階段。到了現在,社會理性逐漸恢複,人們對生活和消費也逐漸變得理性。追求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些為了格調而放棄奢華的人的重新選擇。
另一個代價就是人們在技術上的投入代價。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簡單生活的需求,那些抓住一切機會創造財富的商人們都付出了極大的開發成本。如電腦廠商把電腦做得越來越小,這種薄小是需要付出較大研發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