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男女都會有一些孤獨感,隻不過40歲女人的感覺更敏銳,她們對孤獨的感受也就更深刻一些。孤獨是一種毒品,一旦沉溺其中就會產生嚴重後果,它會讓你喪失進取心,無法與人順利交往,因此你一定要超越孤獨、駕馭孤獨。
孤獨與寂寞不同,寂寞會在一群人的喧鬧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孤獨卻趕不走,因為它是在你的心靈深處。
事業成功的40歲女人很孤獨,事業的成功改變了她的地位,也拉開了她與丈夫、親友的距離,她們常常會有“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事業不成功的女人也孤獨,她們即使擁有幸福的家庭,也常常會覺得自己是有缺憾的,看著頂著“女強人”光環的同齡人們,心裏的孤獨感也就更加強烈。40歲的已婚女人也孤獨,尤其是那些婚姻不幸或對婚姻不滿的女人,她們的孤獨更加刻骨銘心。
孤獨是人生的一種痛苦,尤其是內心的孤寂更為可怕。一些孤獨的女人們遠離人群,將自己內心緊閉,過著一種自憐自艾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因此而導致性格扭曲,精神異常。
有一個女人,兩年前丈夫去世了,她悲痛欲絕,自那以後,她便陷入了一種孤獨與痛苦之中。“我該做些什麼呢?”在丈夫離開她近一個月後的一天,她向醫生求助,“我將住到何處?我還有幸福的日子嗎?”
醫生說:“你的焦慮是因為自己身處不幸的遭遇之中,40歲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侶,自然令人悲痛異常。但時間一久,這些傷痛和憂慮便會慢慢減緩消失,你也會開始新的生活——走出痛苦的陰影,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絕望地說道,“我不相信自己還會有什麼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輕,身邊還有一個11歲的孩子。我還有什麼地方可去呢?”她顯然是得了嚴重的自憐症,而且不知道如何治療這種疾病,好幾年過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沒有好轉。
其實,她並不需要特別引起別人的同情或憐憫。她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結交新的朋友,培養新的興趣。而沉溺在舊的回憶裏隻能使自己不斷地沉淪下去。
許多四十來歲的女性總是讓創傷久久地留在自己的心頭,這樣她的心裏怎麼也難以明亮起來。實際上,隻要自己能放下過去的包袱,同樣可以找到新的愛和友誼。愛情、友誼或快樂的時光,都不是一紙契約所能規定的。讓我們麵對現實,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你都有權利再快樂地活下去。但是,她們必須了解:幸福並不是靠別人施舍,而是要自己去贏取別人對你的需求和喜愛。
讓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一艘遊輪正在地中海藍色的水麵上航行,上麵有許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婦,也有不少單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間,個個興高采烈,隨著樂隊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悅的單身女性,大約四十來歲,也隨著音樂陶然自樂。這位單身婦人,也和前麵的那位朋友一樣,曾遭喪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傷拋開,毅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有一段時間,她很難和人群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說出來。因為長久以來,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侶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長得並不出色,又沒有萬貫家財,因此在那段近乎絕望的日子裏,她一再自問:如何才能使別人接納她、需要她。
她後來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要使自己成為被人接納的對象,她得把自己奉獻給別人,而不是等著別人來給她什麼。想清了這一點,她擦幹眼淚,換上笑容,開始忙著工作。抽時間拜訪親朋好友,盡量製造歡樂的氣氛,卻絕不久留。沒多久,她開始成為大家歡迎的對象,時有朋友邀請她吃晚餐,或參加聚會,她處處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後來,她參加了這艘遊輪的“地中海之旅”。在整個旅程當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歡接近的目標。她對每一個人都十分友善,但絕不緊纏著人不放。在旅程結束的前一個晚上,她的身旁是全船最熱鬧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風格,給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並願意與之為友。
從那時起,她知道自己必須勇敢地走進生命之流,並把自己貢獻給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處都留下友善的氣氛,人人都樂意與她接近。
因此一個孤獨的40多歲女性,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須遠離自憐的陰影,勇敢走入充滿光亮的人群裏。我們要去認識人,去結交新的朋友。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要興高采烈,把自己的歡樂盡量與別人分享。
40歲的女人如果不想深陷孤獨,那麼就要學著主動敞開心扉,多與人交流、溝通,多找一些事情來做,讓自己有所寄托,這樣做會使孤獨離你而去,心靈也就更加豐盈、更加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