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很微妙的東西,世間密密麻麻地結著人脈的網。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個網目中,攀緣著網絲可以和許多人接上關係。如果建立了一個牢固的人際關係網,你就等於擁有了一筆無形的巨大的財富;做事時有人照顧你,困難時有人幫助你。以此為資本,你的事業就會順風順水,不斷發展。
有個好人緣,“財神”不請自來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時就很注意人際關係的建立,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都會竭盡所能地與他們建立關係。有一次,他聽說某位作家家裏出事急需用錢,雖然兩人並未謀麵,但這個出版商還是主動找到作家,很幹脆地借給他兩萬元錢,這位作家非常感動,從那以後,不但經常把自己的稿子投給他,還給他介紹了許多作家。這個出版商不僅注意和一些大人物搞好關係,對一些小人物或是對他沒有用處的人他也努力結交。有的人搞不懂他這樣做是為什麼,他卻笑著說:“我呀,是在用銀行存錢的方式建立我的人際關係——先存後提,有時存一萬有時存一百,日積月累下來,我就擁有了一筆龐大的財富,遇到困難時,我再把它們取出來,那時不但有本金,還有利息呢!你說這是多麼好的投資!”後來,他遇到了一次嚴重的危機,但幸運的是許多人都向他伸出了援手,幫他渡過了難關。這樣看來,他投資於人際關係的做法實在是太聰明了。
這位出版商投資於人際關係雖然不像其他人投資股票、基金之類的馬上可以拿到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出版商的投資更高明、回報率更高。“儲蓄人際關係”說起來有些“現實”,有“利用、收費”的感覺,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人緣本來就有這樣的好處,不能光用“現實”的眼光來看;而你的好人緣必定會成為你這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事業的最大助力。
高先生經營著一家小電器行,電器行的收入不是特別多,但高先生卻工作得很開心。高先生的妻子常說高先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因為人家做生意都錙銖必較,他卻大大咧咧,沒有生意人的那股狠勁。比如說有一次,有一個客人跟高先生訂了一批高檔的燈具,還交了1000元訂金,誰知道貨來了以後他又不要了,這事如果換成別的商人一定會把這1000元全扣了,可高先生卻要全部還給人家,還說就當是正常上貨,以後慢慢賣吧!那個客人對高先生的做法也很意外,不好意思地說:“這件事確實是我不對,還是按規矩扣訂金吧!”高先生卻回答說:“如果不是有難處,你也不會做出爾反爾的事。大家都是生意人,買賣不成人情在嘛!我不能收這個訂金,瞧得起我咱們就交個朋友吧!”那個客人千恩萬謝地走了,妻子卻拉長了臉,抱怨丈夫太傻。在平時,高先生對顧客也都是一團和氣,年紀大的就主動送貨,甚至上門安裝,給熟識的客人抹零頭……高先生做生意雖然沒賺多少錢,但在當地人緣卻是出奇的好。每當有人誇高先生有人緣時,高太太總要說“人緣能當飯吃嗎?”不過高太太現在可不敢說這話了,因為事實證明:人緣有時真能當飯吃。一天,訂高級燈具的那位客人找上了門來,說要給高先生介紹大買賣。原來這位客人竟是某知名彩電的銷售總監,現在他要把該省的銷售代理權交給高先生,他還說“之所以要把代理權交給你,不僅是因為你曾給過我恩惠,更重要的是我看中了你的人際網絡,人緣對於生意人是非常重要的。”不久後高先生拿到了銷售代理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靠著他往日積累下來的人脈,他的生意越做越順,銷售額幾度蟬聯各省榜首。
從高先生的經曆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存儲人際關係的重要意義。就像銀行存款一樣,平時少量少量地存,有急需時就可以派上用場。而別人對你的善意的回報,有時是附帶“利息”的,就好像銀行存款生利息那樣。所以老祖宗也說“和氣生財”,對人和和氣氣,有個好人緣,“財神”就會不請自來。
那麼,怎樣儲蓄人際關係呢?
積極的做法是:
(1)不忘給人好處。好處不必給的太“大”,大好處別人會受寵若驚,以為你別有用心,因而采取自衛的態度。因此宜從小好處給起,但要給得自然、有誠意。
(2)不忘幫助別人。“幫助”沒有標準,實物的幫助、精神的幫助都可以,在對方不得意或生活遭遇困難時,這種幫助特別具有力量。
消極的做法是:
(1)不得罪別人。得罪人對人際關係的傷害很大,如果不能主動積極地去建立關係,至少也不可輕易得罪人。
(2)讓人占點便宜。被占便宜看似一種損失,其實是一種投資,因為對方會覺得有所虧欠,恰當的時候便會有所回報。當然,太大的虧是不能吃的,但如果明知討不回公道,那就不如認了。另外,有些人占了便宜還賣乖,而且也沒有虧欠之心,對這種人不必有所期望,但讓他占便宜總比得罪他好。
儲蓄人際關係的方法還有很多,平時你不妨慢慢摸索,隻要你理解了“人際關係的建立和銀行存款一樣”的道理,並努力去嚐試,那麼方法再笨你也會看到效果。
為成功打造你的關係網
老查威克是個非常成功的生意人,他擁有一間非常著名的房地產公司。年老後,他決定把生意交給有生意頭腦的小兒子打理,自己則去地中海享受溫暖的陽光。在臨行前的那一段時間裏,他安排了大量的聚會,不停地給小兒子介紹自己認識的朋友、夥伴。對此,他的兒子很不理解:“爸爸,您不是應該抓緊時間把您成功的秘訣傳授給我嗎?幹嘛整天給我介紹你的那些朋友呢?”“我的孩子,你完全沒有弄懂我的這番苦心”,老查威克回答說,“我現在就是在向你傳授我的成功秘訣!我敢說在這個州裏沒有哪個人擁有像我這麼多的朋友,這些朋友就是我最寶貴的財富。從年輕時起,我就很注意培養人緣,努力地打造屬於我的關係網,因為我相信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成功是密切相關的。我的朋友裏有達官顯貴、有學者、有生意場上的搭檔,甚至對手,還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這些年來,他們給了我許多幫助:當我還是個毛頭小子時,是公司裏的一個前輩鼓勵我自己開公司;我的朋友文迪亞借了我一大筆錢;前任林業官給我介紹了第一筆生意;我的公司一度瀕臨破產時,是建築商弗蘭克·貝特挽救了我……總之,如果沒有他們我就無法成功!我的孩子,現在我把他們介紹給你,希望你能夠珍視這筆財富。當然,更重要的是,你也要像我一樣努力打造一張適合你的關係網,把事業做的更成功。”
老查威克的成功秘訣也是很多人的成功秘訣,成功者大多是擁有龐大關係網的人。外國成功學有“友誼網”之說。認為喜歡別人又能讓別人喜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
美國有句諺語說得好,每個人距總統隻有六個人的距離。你認識一些人,他們又認識一些人,而他們又認識另外的一些人……這種連鎖反應一直延續到總統的橢圓型辦公室。而且,如果你僅僅距總統六個人的距離,那麼你距你想會見的任何人也就隻有六個人的距離,不管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還是好萊塢的製作人,還是你想讓其加入你的團隊支持你的名人。
人們喜歡跟他們喜歡的人做生意,而且願意幫助他們喜歡的人。也就是說,隻要你人緣好,有自己的關係網,那麼你就能夠更迅速地走向成功。
打造一張關係網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擁有許多機遇。
交往越廣泛,遇到機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許多機遇就是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出現的,有時甚至是在漫不經心的時候,朋友的一句話、朋友的朋友的幫助、朋友的關心等都可能化作難得的機遇。在很多情況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薦、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麵的幫助,人們才獲得了難得的機遇。例如,某單位新來一位主要領導,需要配備秘書,在多人躍躍欲試、趨之若鶩的情況下,周蒙被選中了。原因就在於這位領導委托自己的一個下級陸某為自己物色秘書,而陸某和周蒙是同學和好朋友,他們都是東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係93屆畢業生。陸某自然清楚,周蒙肯定勝任秘書職位,於是就把這個同學推薦出來了。結果,領導本人滿意,組織考察合格,正在為前程茫然奔波的周蒙更是欣喜若狂,因為他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在當時情況下當上領導同誌的秘書,是他的心願,也是他成功的一個裏程碑。這個裏程碑的獲得,關鍵因素是他有那麼一個得到領導信任的同學。也許他想不到這個朋友會對他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他們之間彼此進行交往的時候,沒想到這種交往決定了日後一個人的巨大成功,沒想到這種交往就是一個人成功的機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交往廣泛,機遇就多,不可急功近利,有許多機遇是在交往中實現的,而在初步交往中,人們很可能沒有看到這種機遇,在這個時候,不要因為沒有看到交往的價值,就冷漠這種交往。誰知道與誰的交往會帶來很大的機遇呢?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社交麵太窄,認識的人太少,實際上,你的“關係網”遠比你意識到的要廣大的多。你實際擁有的網絡延伸到了你每天都有聯係的人之外,更多的聯係包括你與之共同工作和曾經一同工作過的人們,以前的同學和校友、朋友,你整個大家庭的成員,你遇到過的孩子的父母,你參加研討會或其他會議時遇到的人,這些人都會是你的網絡成員。你的網絡成員還包括那些你在網絡中認識的人,以及與他們有聯係的人。隻要你能努力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你也一定會找到成功的機會。
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另外的成功者,沒有人能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達到事業的頂峰。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努力地培養人緣,吸收大量對你有幫助的人和資源,構建有助於你的事業的關係網。
活用人際關係為自己創造財富
安森畢業後一直在西雅圖一家大公司做初級會計的工作,在公司各部門幾經調整後,他感到各方麵的業務都應付自如了。他希望自己能到紐約去工作,因為他同紐約的各家公司都沒有任何聯係,也隻能給他所知道的各家公司寫信和與職業介紹所聯係,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幸虧安森是個非常有人緣的人,於是他決定動用自己的人際關係來解決這件事。他動腦筋想了一下他所能利用的各種關係,這些人都直接或間接地同紐約有聯係,且和會計公司有關。再進一步考慮之後,他選擇了一個人。那就是他表弟的女朋友麗迪婭。麗迪婭的父親是紐約的一位著名律師,麗迪婭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把安森介紹給了自己的父親。這位律師曾為紐約的許多商務公司打過官司,他和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熟識的好朋友,因此他很輕鬆地就幫安森聯係到了一家商貿公司,安森終於獲得了令他滿意的職位。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安森為了得到令自己滿意的職位是做了很多努力的。他並不認識紐約任何商務公司的老板,但他利用自己的人際網巧妙地和他們取得了聯係。生活中,很多人雖然人緣不錯,也擁有自己的關係網,但真正需要幫助時,他們卻不知道該怎樣利用它,結果白白錯過了很多機會。因此,我們有必要學一學怎樣利用你的關係網,讓好人緣發揮作用。
你的進步,無論是職位的升遷或是工作的變動,往往得益於你各方麵的社會關係,但前提是你必須能充分利用它、調動它。
某中學教師胡某已經29歲了,一直沒有碰到讓自己喜歡的女孩。於是,他在朋友的建議下參加了一個電視相親節目,在那裏他碰到了一個來自B市的小姐,這個女孩文靜大方,正是他最喜歡的那一種。兩人聯係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確定了戀愛關係。但麻煩也隨後跟來了。那位小姐是家裏的獨生女,父母愛若珍寶,絕不放女兒離開身邊,胡某又不可能和女友兩地分居,唯一的辦法就是胡某也調到B市。然而調動工作談何容易,胡某犯了愁。他找到學校的體育教師趙某,跟他商量辦法。趙某陪他喝了頓悶酒,然而終究幫不上任何忙,他又去找某公司當會計的好友孫某商量,但孫某也隻能安慰他幾句,仍然幫不了他任何忙,急得胡某直跺腳“人緣好?人緣好有什麼用,關鍵時刻,一個也幫不上忙!”這樣拖了一段時間後,女友對他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年底前還沒有調到B市,那兩人就分手。胡某又跑去求校長,校長雖然理解他的處境,但卻也愛莫能助。就在胡某失望地要離開時,校長突然喊住他:“小胡,我記得你曾說過你一個大學同學的父親是B市衛生局局長是吧!你可以去找他呀,說不定就能幫上你!”“這能行嗎?”胡某猶豫了幾天後跟那個同學聯係了一下,說明自己的困難。同學告訴他盡量幫他辦,讓他聽信。結果兩天後,同學打來了電話,告訴他事辦成了,因為胡某確實有困難,而且又不違反政策,所以一說就通了!胡某高興得不得了,女友一家也很滿意,女友還埋怨他有這麼好的關係怎麼早不用,結果耽誤了那麼久,還害得兩人差點分手。
胡某有不錯的關係網,但他卻不知道怎樣有效地利用它,結果兜了一個大圈子,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不是校長提醒他,他調動的事很可能就沒希望了。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他們平時也很有人緣,有著不錯的關係網,但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卻常常手忙腳亂,不知道求助於誰,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為了讓你的好人緣能充分發揮作用,你應好好記住這樣幾點重要原則:
①列出一張人名表,把這些人按其所從事的工作分類;
②時時和他們保持聯係,對他們的近況了如指掌;
③遇到困難時,要讓盡可能多的朋友知道你需要幫助;
④冷靜地從人名表上找出可能會對你有幫助的人,也許他們不可能直接幫你解決問題,但他們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對你有所幫助。
好人緣可以幫你踏上成功的階梯,但前提是你必須掌握利用好人緣的方法。一旦你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解決遇到的困難,就可以得到許多發展的機會,就能夠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輕視人際關係就是在拒絕機會
要想迅速成就一番事業,你就必須努力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有了好人緣,你才能把握住機遇、發揮出你的才能。輕視人際關係的人就是在拒絕機會;沒有好人緣的人就很難敲開成功的大門!
小李進公司不過一年半就由一名小小的業務員做到了業務經理,這簡直是有點不可思議。是因為小李的業績特別突出嗎?不,比他業績好的還有很多,其實老總看重小李的原因挺複雜的,但主要的一點是:小李人緣好!人脈就是凝聚力,便於團隊協作,這一點對於業務部門尤其重要。小李為人謙遜,整天樂嗬嗬的,對人沒架子,公司裏每個人跟他關係都不錯。自從小李當上業務經理後,也沒見他為了業務罵過員工,但業務部的業績卻是越來越好,業務部也變得特別團結。總結會上,老總高興的當即決定給小李加薪。
小李憑借著自己的好人緣,從一名業務員一躍而成為了業務經理,可以說人緣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生活中,一個人如果能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擁有一個好人緣,那麼他開創成功未來的幾率就會加大,有時候好人緣甚至比機遇和才能更容易讓你走向成功。
戴維·丁·馬赫尼的經曆,更能為我們說明通過處理好人際關係獲得好人緣的重要性。他雖然年輕,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皆是擁有好人緣而獲得成功的。目前,他已經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廣告代理公司了。他與廣告界發生關係,是從服務於紐約著名的廣告公司路斯萊思開始的。當他準備出來自己創業時才27歲,那時的他已是公司的副總經理,手裏掌握著該公司最大的兩家客戶,同時,他的年薪是10萬美元,由於公司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他的前途也很光明。
但是,他仍然希望能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他認為“打鐵須趁熱”,再不開始展開抱負,可能要坐失許多良機!於是,就在27歲那年,他辭去了令人羨慕的職位,而投身於自己的事業。很多朋友都為戴維感到擔心,因為廣告業競爭激烈,除了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外,各小廣告公司都是搖搖欲墜。在這個時候辦廣告公司可實在不是個好時機,然而戴維沒有退縮,他過去的一些交際關係派上用場了。
通常來說,廣告業界比其他行業更重視個人交際,更重視人脈,甚至可以說廣告業就是建立在人際關係上的,要靠交際才能得以維持。一家廣告代理公司建立之初,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才能獲得顧客,此時,公司職員們過去的個人交際便能產生極大作用。
戴維曾經是許多公司的代理者,信譽很好,各方麵關係都不錯。所以,他的公司一開業,便有廠商指名要他代理,這使他的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
五年後,他的公司已雇有35名職員,全美各地都有他們的客戶,其中足以維持公司業務的大客戶共有15家之多。他本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及其說服力皆是他成功的重要保障。
戴維就這樣利用好人緣“贏取”著成功,但他是否從此就滿足而不再前進了呢?
當然不是。據說,他後來又創辦了一家俱樂部,該俱樂部是同業友人聚會的場所。凡是會員,業務上有任何疑問或困難,都可以在俱樂部公開提出討論或在會員間彼此交換意見。俱樂部的會員中,有一流的出版業者、廣播業者、廣告業者等,幾乎都是社會上的精英分子。
戴維本身在進行某一新企劃之前,也會在俱樂部征求各方麵專家的意見,他對於在那兒討論出的結論極有信心與把握。在那裏,他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人緣越來越好,事業也跟著水漲船高,越做越好了。
可以說戴維之所以能迅速成就自己的事業,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他的好人緣。也許他沒有碰到好機遇,但他良好的人際關係彌補了這個缺欠。如果戴維不是與各方麵都有良好的關係的話,那麼他的廣告公司就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下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