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婆媳關係本來就是由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延伸、交叉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家庭人際關係,兒子在婆媳關係中扮演著“中介”的角色,是婆媳關係的潤滑劑。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第一,兒子可以幫助婆媳進行心理溝通。所謂“溝通”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通過兒子的溝通,婆娘之間可以更容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進感情。例如,母親過生日,兒子可以多叫妻子出麵,或者買了東西讓妻子出麵送給老人,等等。這些小小的技巧都有助於婆媳之間的情感交流。第二,當婆媳之間發生矛盾時,兒子可以起疏導作用。由於婆媳之間既缺少母子間的親切。又沒有夫婦間的密切,因而出現了隔閡以後,往往不容易消除,通過兒子從中周旋,可以消除彼此的心理屏障,使婆媳和好如初。
也就是說,兒子的這種中介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聯係;反之,則容易加劇矛盾,自己成為“夾氣板”。同時,依照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健康的母子關係要經曆“二次斷奶“——生理斷奶和心理斷奶。在兒子青少年時期,母親就應該做好心理斷奶工作,在兒子結婚後,就更不應該過多地參與兒子的事情。
作為妻子,不要一味強調自己的“人權”,否則就會第一時間從心理上站在老公的對立麵。要取得老公的支持,就必須小心翼翼地不去觸發這種對抗性的心理機製,而要和他一樣,敬愛、孝順他的母親。這會讓老公覺得娶了你這樣一個通情達理的女人,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老公也不會再覺得左右為難,家庭關係會因為你適時、適度的忍讓而變得更加和睦、愉快。
替老公去愛他的母親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得:“一個女人,越是替丈夫去愛其母親,越會得到丈夫的愛。”婆媳關係是一種特殊的家庭關係,它既不像夫妻那樣有親密的姻緣關係,又不像母子那樣有穩定的血緣紐帶。它實際上是一種通過兒子、丈夫這個特定的雙重角色,而發生的一種間接的關係。婆媳關係同其他直接的家庭關係相比較,天然的“內聚力”——“愛”明顯地減少,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婆媳關係的特殊性。
想象一下,婆媳關係處理得好,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老公而愛婆婆,該是多麼的美好。畢竟,對於老年人來說,家庭是其精神的寄托和工作的動力、源泉,其年齡越大,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差,要老人改掉幾十年來形成的習性很難。對於年輕的兒媳婦來說,懂得這一點非常重要,還需要針對家庭的具體情況和老人的個性特點,運用一些生活智慧來協調婆媳關係。再則,現在年輕的主婦們大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絕不會“小肚雞腸”地與年邁的婆婆較真。聰明的兒媳婦要開動腦筋,付出真情,才是正確的“戰術”。
1.孝敬婆婆,“愛屋及烏”。不少婆婆容易患一種“兒媳婦恐懼症”,主要症狀是有一種自己被兒子“遺棄”的感覺,害怕今後沒人照顧,擔心兒子受氣,尤其是單親母親,症狀就更明顯了。所以,如果你愛你的丈夫,就要試著去愛他的母親,盡量減少婆婆的這種“兒媳婦恐懼症”。畢竟你身邊這個好丈夫是她培養的,你要時時暗示自己:自己真的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2.別把自己當外人。時刻記住,無論如何,婆婆是長輩,你是小她一輩的媳婦。事情沒有做好,隻要不是惡意中傷,被婆婆不疼不癢地說一句也是應該的。別把自己當外人,婆婆也是媽媽。
3.學會真誠地向婆婆道歉。如果真有什麼事情是你做錯了,你要學會向婆婆道歉,真誠地說一句“對不起”,會讓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更加舒心。
4.與婆婆共享往事。人老了自然喜歡回憶往事,不要嫌婆婆嘮叨,如果你能細心地聽婆婆述說往事,她可能會視你如知己。更重要的是,她可能還會給你意外的收獲,讓你知道丈夫不曾向你提起過的他的經曆,使你更加了解丈夫。
5.呈上自己的小禮物。送婆婆的禮物不需要很貴重,太貴重了她會覺得你是在浪費。留意一下婆婆的喜好,她可能會因為你送的一盒糕點或是一條圍巾而感動不已。一份小小的禮物會讓她覺得,你是把她放在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