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紫琳聽完這句,氣都不打一處來,終於發了一句話:“可是公主殿下,冉家莊立莊數十年。以前隋室視他們為天敵尚且沒有消滅的了,公主你又有什麼把握可以逼他們就範呢?”
李明達“啊”了一聲,說道:“原來他們這麼厲害啊。”
天紫琳對著李明達做了一副被你的天真打敗了的表情,再看了一眼還在雲霧裏的費杉,這才說道:“聽我爹爹和博叔以前老提起,想當年,十英戰鬼神,天地動容,況且還慘敗而歸。狂龍九破,是遠比世人想象的要厲害許多。”
李明達一聽天紫琳提起“想當年”,立馬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坐了下來,擺出一副聽故事的神態,剛才的一臉生氣樣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李明達小嘴抿了一口茶水,做出一副好難喝的表情,搶話說道:“狂龍九破,我倒是見過,好大一排書,我看一眼目錄就要頭暈的那種。沒想到是絕世武功啊,這次回長安,一定要好好學習一番。”說完,又拍了拍費杉的肩頭,說道:“等我學會了狂龍九破,一樣可以幫你要回弟弟。放心,沒問題噠。”
天紫琳心想:這公主也的確是入世未深,如果狂龍九破這麼好學,冉家莊也不會進貢給朝廷。
李明達一臉信心滿滿,轉頭就問天紫琳:“那麼你知不知道,冉家莊還有一個獨門兵器。”
天紫琳臉上一個大寫的“驚”字:“難道對獅吼現在也在皇宮裏了?”
李明達道:“哇,原來你也聽過啊。可惜我也沒見過真的,隻是見了它的圖。那麼你也一定知道“羽朔定情”的故事了?”
天紫琳點了點頭,說道:“之前也聽我娘親講過,對獅吼是冉家莊首任莊主冉朔年輕時與他妻子冬羽沫的定情之物。”
李明達點頭道:“我從圖上看,這個兵器特別漂亮,我就問我父皇要。可是父皇說,這是先賢之物,還是讓它留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吧。他還說我就算拿了也沒用。”
天紫琳道:“對獅吼是專門用來發揮狂龍九破威力的奇門兵刃,一般人拿了,確實沒有普通刀劍好使。我記得父親提過,對獅吼唯一一次雄雌合璧,就是在那場十英戰鬼神的大戰中。”
李明達一臉期待:“哇,這個我沒聽過。什麼是十英?最後到底是誰贏了啊?”
天紫琳看了一眼費杉,眼見他似乎也有興趣,心想這些江湖往事說說也不要緊,便緩緩說道:“十英就是當年九龍印堂的九龍子,再加那位風大俠的師父,甄尚武,一共十人,圍攻“鬼神”冉朔。”
李明達拍桌氣憤道:“十個人打一個人,好不要臉。”
天紫琳看著李明達純真的臉,微微苦笑了下,說道:“當年建立九龍印堂,就是為了對付冉朔和冉家莊。這是皇家天下事,又有什麼要不要臉之說。”
李明達一臉迷惑,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天紫琳緩緩歎了口氣,聽著不遠處滾滾的揚子江水擊打著岸邊的碎石聲,回憶起小時候,天幕雄跟他們姐弟三人講的這段曆史故事。
當楊堅還叫普六茹堅時,便想建立屬於自己的一支私人高手武裝。按照他的設想,這些人必定個個武功高絕,且對他忠心不二,這樣他才有機會,與當時北周朝廷的第一高手,號稱天下第二的宇文憲鬥上一鬥。當時的宇文憲是唯一能與南方冉羅過招的北周高手,身負的鮮卑族絕學“擊雷破”與“狂龍九破”號稱獨世兩破。更為棘手的是,宇文憲不但自身武功高,而且善用兵法,在宇文皇族中威望又高,勢力十分龐大。宇文憲認定楊堅日後必反,對其處處鉗製,幾欲除之。當時的楊堅雖然也是高手,習練道門的《道本心經》已有所成。但是奈何《道本心經》過於深奧,楊堅所學無法融彙,每次與宇文憲對台時,常有性命之憂。因此,為自身保命記,也為日後奪權部署,楊堅自那時起,便有成立私人高手武裝的念頭。
但是,這個念頭在楊堅的一次奇遇後,有了轉變。話說當年,楊堅偶遇一位來自西域的苦行僧,得其指點,傳下一套佛家的內功奇法。楊堅得此心法相助,終於將《道本心經》上的武功融會貫通,創立的自己的絕學——“聖佛四靈訣”。自此,楊堅本人就有與宇文憲並駕齊驅的手段,外加當時宇文皇室的內鬥,宇文憲身死,以及甄尚武的出現,楊堅建立自身高手武裝的念頭不再迫切,於是這件事便緩了下來。
但是,建康城一戰,楊堅在冉羅手上慘敗,一生武功盡然被廢。雖然以後還有甄尚武為隋室壓陣,但是皇族能練成“聖佛四靈訣”的高手盡然一個都沒。為了保證甄尚武的忠誠,楊堅將愛女下嫁。另外,盡管冉羅已死,但是其子冉惑、其孫冉朔還存活於世。特別是冉朔,已得冉羅真傳,光靠甄尚武,恐怕不是敵手。於是,楊堅又命當時的太子楊勇去組織當年他沒有組織的高手武裝,這便是九龍印堂。
當時的大隋挾平天下之威,尚武令一出,天下眾多高手紛紛踏至。但最後入得這九龍印堂的,也是恰好共9人。楊堅親自賜下這九人的名號,要他們奉大隋儲君為“座主”,行動時以九人中排位最高的為“大龍頭”,而這九大禦封的高手分別是:“囚牛”姬通天、“睚眥”姬通海、“嘲風”贏若離、“蒲牢”劉駿孝、“狻猊”司馬讓、“霸下”楊玄感、“狴犴”李神通、“負屭”趙世榮、“螭吻”朱佑昌。按照當時楊堅的密詔,這九人隻要奉座主之命辦事,可不受《開皇律》的節製,可謂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
為了保證平衡與製約,楊堅還特命甄尚武為九龍印堂的“戒律”,管理印堂紀律。楊堅的設計本是十分巧妙,這九人除了姬通天、姬通海以外,基本都是原本不認識的,有的甚至還有嫌隙,如楊玄感與李神通。兩人同是出生貴族,但是素無來往。就族群成分而言,楊堅也是花了心思,姬通天、姬通海兄弟出生號稱“周王室”後裔的姬族,這個宗族極其在意華夷之別,本來是絕不為帶有鮮卑血統的隋室服務。可是,姬通天、姬通海因為得罪了同樣崇尚漢族為尊的“武悼天王”冉閔後裔的冉家莊而叛族出逃。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姬氏兄弟除了為朝廷服務,基本無處可去。因為失去朝廷庇護,他們肯定會被姬族追殺。而在這九人中,就數這兩兄弟武功最高,尤其是姬通天,武功隻差甄尚武半籌,以他為大龍頭,足以壓製群雄。按照楊堅的心思,綜合九人之力,外加甄尚武,即便殺不死冉氏父子,抵禦總不是問題。也的確,九龍印堂成立之初便立奇功,在揚州地界合力撲殺了冉惑。然而,楊堅萬萬沒想到的是,辛苦建立的九龍印堂居然隻贏了這麼一次。多年之後,九龍印堂終於得悉了冉朔的行蹤。這次,九龍印堂外加甄尚武一起,發動了武林史上著名的“十英戰鬼神”的大戰。就在這場與建康城“天命之戰”齊名的大戰中,甄尚武重傷,姬通天被擊斃,姬通海重傷下落不明,其餘人等也均受傷,九龍印堂幾近分崩。這次以後,隋室幾無宗師級的高手,大內宮禁如同菜市般讓冉炯樹來去自如。隨後,楊廣弑父篡位,莫說九龍印堂的高手,就連甄尚武也因重傷未愈而無力幹涉。自此,九龍印堂之名已近絕跡江湖。
聽完天紫琳的講述,李明達似乎還是一知半解,想了一下,忽然冒出一句,問道:“那麼我父皇請我師父,是不是也跟當年隋文帝請甄尚武一樣?”
天紫琳聽完這一句,頓時語塞。雖然她心中多少明白那種帝王心裏,但是現在李淳風在隔壁,個中奧妙又怎麼能告訴眼前這個天真公主呢?
要知道,自隨國公楊堅接受周靜帝禪位,建立大隋以來。是以有濃鬱的道家色彩的“開皇”為年號,以此結束了數百年來崇佛抑道的局麵,佛道兩家平和了四十年。但是,大唐的建立,再次將這兩大宗教誰為正統的問題拋出世麵。李淵建唐後,奉老子李耳為先祖。李世民在洛陽圍困王世充時,又被少林十三名僧人相救。因此佛道兩家在這個王朝建立時,都有賞賜。但是,從實際上來說,朝廷崇尚道家的跡象已是十分明顯。李淳風隻是天策府內的幕僚,卻帶有“上國柱”的頭銜,少林和尚玩命救了李世民的性命,但是卻隻得了一個將軍的虛銜和幾畝土地。而且,相比較算命煉丹的道士,皇帝李世民更忌憚擁有數百年武學史的少林和尚們。據稱,少林寺藏經閣內的武學精要,比太極宮內的皇家秘笈更為浩瀚。作為費勁心力,幹掉哥哥弟弟,逼走老爸的“賢君”李世民來說,一切的威脅,哪怕是再小的,也是絕對不允許的。皇位來之不易,那幫和尚吃飽了就開始教人武功,擾亂治安,這是萬萬不行的。
然而,在眼下就小小的瓊花鎮中,居然齊聚了兩位九龍印堂的高手,天紫琳知道這絕不是偶然。因為按照她已知的資料,九龍印堂應該沒了“座主”,也沒了大龍頭,不大可能有統一的行動。更為詭異的是,朱佑昌雖然後來學過“婆門擬法”,但是他的成名絕技為一種擒拿手法,而之前交手時,朱佑昌卻並未使出。
天紫琳無法回答李明達的問題,隻好說道:“這個問題,公主就要去問你師父了。”
費杉忽然想到之前天紫琳提議逃跑一事,心裏有了一個想法,便對兩人說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揚子江。”
兩位姑娘均來自北方,齊刷刷的搖了搖頭,費杉笑道:“我小時候聽我爹說,我們老家也住在揚子江畔,現在既然來了,不如我們去看看怎麼樣?”
天紫琳恍然大悟,李明達高興的跳起來:“好啊好,我們一起去看看江裏有沒有大魚。”
第十九章:佛道恩怨終請看二十章金絲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