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於平和(3 / 3)

“你為什麼不截住卷軸!”李世民直接責怪李淳風了。

“回陛下,微臣去前往時,成桐已經不知去向了。”

“現在又到了沒有頭緒的時候了?”

“不,陛下。微臣察知,成桐的目的可能在與,他想成為甄尚武第二。”

“成為甄尚武第二?”

“是的,陛下。在當年天下未定之時,甄尚武風起雲湧,“一刀橫斷鎮關中”的威名遍布天下。隻身闖入陳國禁宮,瓦解了赫赫有名的“狂龍將軍”冉羅和他所帶領的那支禁軍。在隋末的時候又重傷翟讓,千裏隻身追殺宇文化及,最終將他擊殺於自己的軍陣之中。成桐想成為他師父那樣的人,他隻想揚名立萬。他認為他要做到甄尚武做到的事情,就必須獲得甄尚武的本領。他想要他師父的兵器和秘籍。”

“所以他想用文卷對付他所不能對付的大師兄,趙元普。”

“是的,陛下。而且恐怕他的目的還不止於此,他曾經和人談起,他師父要他們幾個弟子想法恢複楊氏天下。”

“他還想引出他的二師兄風馳北。”

“陛下聖明。但是,目前的線索是很明確的。隻是苦於我們不能直接去調查。”

“不。既然有人舉報說人意圖謀反,朝廷肯定會作出反應。我會指示有關方麵去調查。你也要通過你的方麵去查,最好是在成桐之前找到風馳北,阻止這件事情再出枝節。”

“微臣明白。”

本來,這次見麵應該就此結束,但是李世民嚴肅的臉上突然浮上一層頑皮,他向麵前的李淳風問道:“我一直很奇怪,甄尚武也並非一層不敗,天下無敵。在他的時代,也有他的齊名的人。而且,有人的名氣比他還要大。比如,後來坐擁天下的楊堅,他就是與這“一刀橫斷鎮關中”齊名的“北隋公”。如果說當時楊堅還是人家手下的大臣,但是後來他已經是一國之主了。可是,你看呢,這麼多年來,天下依然很崇拜這個甄尚武。你當年給我父皇列出了天下間十位最為英雄的人物,卻把後來的虯髯客列為第一。李愛卿,你能說說,這個一介平民的甄尚武,為什麼能征服這麼多人,又為什麼沒能征服你。”

李淳風想都沒想,接話說道:“其實,陛下誤會了。我並沒有沒被甄尚武征服,恰恰相反,微臣也是甄尚武的推崇者之一。把張仲堅列(虯髯客)第一,我是認為他不但有胸懷天下的魄力,更有放下天下的灑脫。多年前,甄尚武也曾經懷著同樣的目標,幫助楊堅統一了天下,而後來,他卻又被自己的感情占據了他的夢想。他喜歡楊家,所以不想楊家滅亡,不再管這是不是有利於天下。大多數人聽見這個排名的時候,都認為微臣是因為張仲堅最後勝了甄尚武才將他排第一的。其實,關於他們之間的對戰,次數達3次,甄尚武是2勝一負。而且張仲堅本人曾經親口對微臣承認,他勝甄尚武,是因為他年輕而甄尚武老了。同樣,當年甄尚武擊敗“狂龍將軍”冉羅”,甄尚武也說過,是因他年輕,而冉羅老了。”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示意李淳風可以離開。李淳風突然想起他第一次見到眼前這位皇帝的時候,他是多麼意氣風發,信念堅定。對於自己的名字濟世安民,理解的是多麼透徹。剛剛他嚴肅的臉上浮起的恐怕不是頑皮,而是懷疑。懷疑自己匡扶天下的思想是否是對的。然而,現在這位皇帝肯定不在懷疑。

甄尚武勝冉羅是因為年輕,虯髯客勝甄尚武是因為年輕,而他李世民勝虯髯客,是因為他更優秀!

天下,在曆經短暫的****後,又開始走向穩定,走向平和。要知道,從兩漢到兩晉,經曆了多年的割據戰爭,同樣從晉到隋也經曆了長年的分裂。而這一期間的分裂更是激化了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南北朝時期幾乎每個有能力的民族都開建立自己的政權。然而隋朝建立後,漢族再次成為統治者,各民族再次回到拾荒的歲月。

這是很多人不願意的。

還好,在這東方,除了漢族建立的強大的中原王朝外,還一直存在著與它對抗的遊牧民族王朝。在西漢,那個王國叫匈奴,在現在,這個王國叫突厥。

西北荒野中,是人跡罕至的戈壁荒漠,也是東西方貿易的必經之路。前些年,一個和尚從長安出發,途徑這裏,前往天竺。今天,一隊馱馬從西方走來,前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