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三人行(下)(1 / 3)

對於座圍城,其最為重要的是城牆,城牆是用以阻絕安全的城內與叵測的城外第一以及唯一的保證。昔前朝太祖曾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國策定江山,故待天下一統明太祖便令各州府縣普築城牆。

但便如此,此地城牆與其它相比亦幾可稱為藝術品。楚義近乎癡迷的比劃著高牆,牆高三十六尺,底寬四十五尺,頂寬三十九尺,近乎完美的比例!牆頭每隔三十六丈修敵台一座,突起與城牆外側,頂於牆麵齊平。這是昔日的工匠專門為射殺登牆的敵人設置的,兩座敵台間隔的一半正好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隻消靠著這玩意守軍便能輕而易舉地與側麵射殺攻城的敵人。更別說外側那整列有序的垛牆,簡直就是完美。

而更完美的是,這所有的一切直到現在為止都是完好無損的!要知這些年戰亂頻繁多少古跡毀於戰火,現今的朝廷又不似前朝,哪敢放開讓各府縣修城?是以這許多前朝遺留的城牆若已毀了便是毀了,能像這樣保留到現在的——百裏無一。

楚義默然退後兩步,使前方高聳的城門得以整個兒映入眼簾。雖說此城的完備何嚐不是此地居民懦弱的罪證,但若非如此又怎能如此完整的等到自己的前來?

這簡直就是神送予他的禮物。

少年伸開五指拂過青磚,一想到接下來在這城牆內外即將發生的一切,指尖傳來的巍峨觸感便愈發讓人欲罷不能。果然他啊,喜歡戰爭。抬頭算算時辰,似也臨近約定的時候,楚義打著哈欠加進人群向著城內慢悠悠地挪去。

秦楓與他那令人省不得心的師妹早在前些天就被少年拜托著進城踩點了,此刻按照約定應該已經在城內等著他了才是。

所以,他也必須早些進城才是。

要知在這時代想出趟遠門無疑是件非常麻煩的事,特別是一群人想一齊出趟遠門的時候,源於對各地流竄的反清誌士的忌憚,當今朝廷大肆增強了對治下城池進出的盤纏。便是此區區一縣之地,若是沒此刻遞上的路引文牒,少年亦是進的不得的。

而不消說這文牒自是一丁也不好拿。老實說這也是此次起事足足拖到現在的主因,即便是自蕩平了牛牢山,辭別了沈府小姐,老爺。楚義跟江歧便靠著賊贓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這上麵,也終究搞到手的文牒亦不過區區二十之數。

與秦楓依諾帶來的五百雲南遊俠相比,完全不夠。

雖說若是以前尚在京城的時候,全權操控了楚家生意網的楚義大概能夠毫不費力的做成這些,但想到他一旦離京城,老頭子定會重新接手放權給自己的生意,一麵將他的存在在楚家抹消,一麵大肆盤查自己的下落。

到時早已分批隱蔽陸續運來的兵械、火藥倒也算了,那些東西楚家本來就有走私,自從皇帝為了對付台灣鄭氏實施海禁以來,原先跟他們競爭的民間船隊個個死無全屍,少了大半競爭後走私海外的利潤瞬間翻了幾番,當年要他擴充生意的指示可是老頭親自下的。可怪不得他,反正就算老頭現在查起,那些格外消失的東西此刻也早不知消失在海外什麼鬼地方了。可路引文牒可是不一樣的,那是要署上前往的地域的,他若是在京城就準備這些,那就是在找死,生怕老頭子不知道。

所以到頭來又在外忙活了好幾天後,待到以前訂下的東西裝作糧草皮衣陸續到達,琢磨著萬事具備的楚守仁方才在與守在城外的江歧定好聯絡信號後一人優哉遊哉地進了城。

檢查著楚義文牒的是個囉嗦的城門守衛,約莫二十歲出頭的樣子,也不知是不是平日裏沒怎麼見過道士還是怎樣的,見了麵便是一通廢話。什麼‘小道長是第一次來本縣’?到自言自語‘不過最近縣裏確實是好像來了不少外人的樣子’最後甚至開始大肆宣傳起本日的廟會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