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概述(2 / 3)

3.複雜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種類繁多,原因複雜,例如,引起傳染病爆發的微生物就有細菌、病毒等八大類,引起中毒事件的物質僅理化類,全球已登記的化學物種類超4000萬種,對其毒性認識較深刻的僅數千種;同樣的毒物不同接觸途徑、劑量和個體差異,都會帶來表現形式的差異,有的事件直接造成人體損害,有的隻是潛在的威脅但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4.危害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旦發生,就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可在短時間內造成人群的發病和死亡,使公共衛生和醫療體係麵臨巨大的壓力,致使醫療力量相對短缺、搶救物資相對不足等,甚至衝擊醫療衛生體係本身、威脅醫務人員自身健康;同時,對經濟、貿易、金融等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經濟衰退以及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對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比如化學物質泄漏從而汙染食物、水源等事件,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引起了社會的恐慌。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

1.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原因分類

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如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導致的傳染病區域性爆發、流行;預防接種出現的群體性異常反應;群體性醫院內感染等。

食物中毒:人體經不同途徑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後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做食物誤食後引發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

不明原因引起的群體性疾病:指在短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同時或者相繼出現具有共同臨床表現的多位患者,且病例不斷增加,範圍不斷擴大,又暫時不能明確原因的疾病。

有毒、有害因素汙染造成的群體性中毒:由於各種環境汙染所致,如水體、大氣、放射性汙染等,波及範圍較廣。

職業中毒:職業性危害因素造成的人數眾多或者傷亡較重的中毒事件。如高溫、低壓、有毒氣體、粉塵等職業因素引發的各類群體性急性職業病。

自然災害:主要指地震、洪澇、幹旱、暴風雪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疾病流行等。

三恐事件:指生物、化學、核和輻射恐怖事件。

其他:如菌、毒種(株)丟失,放射源丟失,劇毒物質(藥品)丟失等以及各類社會犯罪和刑事案件引發的事件等。

2.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表現形式分類

颶風型:如多數食物中毒事件、毒氣泄漏事件等,表現為來得快去得也快。

蓄積型:如一些職業病和職業中毒(鉛、汞中毒)事件,某些醫院內感染事件等,表現為醞釀時間長,然後突然爆發。

輻射型:如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件等,表現為突然爆發,影響時間很長。

遷延型:如某些環境汙染事件,表現為來得慢去得也慢。

3.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大小分類

特別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紅色預警,由國務院依法處置。

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I級):橙色預警,由省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置。

較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II級):黃色預警,由地(市)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置。

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V級):藍色預警,由縣級人民政府依法處置。

這種分類方法是為了管理方便而人為劃分的,這也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的分級管理原則的體現。

(四)一些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

近100年來,出現了很多重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公共衛生事件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出現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有以下幾類:

1.食品汙染事件

國際上,近幾年發生了一係列震驚世界的食品汙染事件。如發生在歐洲的二英汙染畜禽飼料、比利時可口可樂汙染、法國的李斯特菌汙染熟肉罐頭、日本的生拌色拉大腸杆菌汙染、雪印牛奶金葡萄球菌汙染,英國、比利時的豬口蹄疫以及彌漫歐洲許多國家的瘋牛病食品汙染事件等。食品安全的每一次問題不但引起人們對食品的強烈不安,而且導致直接和間接的巨大經濟損失。在英國,幾百萬頭牛被屠殺,歐盟對英國牛肉發出了長達3年的禁令,不僅使英國遭受40億英鎊的出口損失,而且喪失了經營多年的歐洲及世界多個地區的牛肉市場,數千名肉牛養殖人員失業。比利時的二英“毒雞案”除造成國內市場混亂外,直接經濟損失達3.55億歐元,間接損失高達1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