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高三年級(十一)(2 / 3)

國際組織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作用是隨著國際組織本身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國際組織在19世紀已經萌芽,20世紀以後,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組織數量爆炸性增長,活動範圍遍及國際社會各個領域。在當今世界,國際組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①國際組織是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在當今世界,反對戰爭、維護和平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要求,是一種曆史趨勢。但是,由於各國存在著不同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種種矛盾和衝突,這就使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求同存異、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成為各國共同利益之所在。實踐證明,國際組織在這方麵發揮著重大作用。例如,在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努力下,結束了兩伊戰爭,緩和了中東緊張局勢,製裁了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等等。②國際組織是促進發展、推動合作的積極因素。發展經濟是各國麵臨的共同問題,隨著科技進步和國際分工的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的趨勢日益加強。國際組織,尤其是區域性國際組織,對促進和推動各國經濟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一些專業性國際經濟組織,如石油輸出國組織、“77國集團”等,成為第三世界開展南南合作、推動南北對話的重要場所。③國際組織是發展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麵交往合作的紐帶。人類和平與全球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目的,為此,各國人民需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國際組織不但提供了交換意見、增進了解的場所,而且能夠起到相互間消除分歧、謀求協議的作用。④國際組織在反對強權政治、反對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60年代,聯合國積極推進非殖民化運動,為解決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自決和獨立問題起了促進作用。第三世界崛起後,建立起各種國際組織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結盟運動在這方麵發揮了很大作用。

總之,國際組織對於現代國際關係起著巨大的調節作用。它既是國際間進行鬥爭和合作的工具,又是保持國際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是國際事務中不可或缺的行為主體。

怎樣評價聯合國的性質及其作用?

聯合國是當今世界代表性最廣、影響最深、規模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性質充分體現在《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宗旨和原則中。聯合國的宗旨是:①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②發展各國間的友好關係;③促進合作;④協調各國行動。為了實現這些宗旨,《憲章》還規定若幹原則:①各國主權平等;②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③在國際關係中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④不幹涉任何國家的內政。這些宗旨和原則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建立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環境,發展各國平等合作關係的強烈願望。但是,聯合國在建立初期以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曾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操縱,東西方對抗使聯合國成為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場所,致使聯合國的表決機器瀕於癱瘓,不能就重大國際問題作出決定和采取行動,甚至聯合國的旗號被用來發動侵略戰爭(如朝鮮戰爭)。70年代以來,由於大批新獨立的國家紛紛加入聯合國,使聯合國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被一兩個大國操縱的局麵也隨之結束,聯合國性質逐漸恢複其本來麵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衝突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聯合國在結束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解決阿富汗和柬埔寨衝突、促進納米比亞獨立、實現西撒哈拉停火、調停黎巴嫩戰亂、平息莫桑比克內戰等方麵所起的作用便是明證。

2.在協調國際經濟關係,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方麵作出了重大貢獻。例如,聯合國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提出了一係列綱領性文件,如《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等;聯合國為南北對話、南南合作提供了重要場所;國際開發協會為較貧窮國家提供長期無息貸款,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

3.聯合國在衛生、人口、環境等人類生活的其他領域也發揮了重大作用。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製定了“到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計劃,進行增進居民健康、防止疾病工作;1995年9月,聯合國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在開羅召開並通過了《行動綱領》,對人口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等等。

總之,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國際交往以及通過協商一致解決衝突等方麵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於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各種因素的製約,聯合國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怎樣理解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關於我國的外交政策,政治常識課本和黨的十四大的重要文獻中均有闡述。對此,應該注意掌握以下幾點:

1.外交政策是指一個國家為實現對外職能,在對外活動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我國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我國必須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

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就是堅決捍衛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對一切國際問題都根據其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這一原則的本質就是不結盟,即決不屈服於外來壓力;決不允許其他國家以任何借口幹涉我國內政;不依附於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或建立戰略關係。中國在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的同時,也尊重別國人民獨立自主的權利,絕不幹涉別國內政。

3.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符合世界人民和中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和平與發展彼此聯係,相互影響。隻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裏,各國才能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我國外交的目的就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為此,我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軍備競賽;堅決反對對別國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堅持所有國家一律平等;主張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推動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對話。

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根本出發點是一切主權國家完全平等,其本質是反對侵略和擴張,維護國家的獨立自主權利。五項原則相互聯係,缺一不可,構成一個完整的原則體係。中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倡導者和捍衛者,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基礎上,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反對一切侵略擴張政策和強權政治。實踐證明,如果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社會製度不同的國家可以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如果違背五項原則,即使社會製度相同的國家也可能發生尖銳對抗,甚至發生衝突。

5.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同周邊國家發展睦鄰友好關係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屬於第三世界,與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曆史遭遇,麵臨著共同的任務。因此,我國將維護第三世界國家的正當利益作為自己的國際義務,堅決支持他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以及發展民族經濟的鬥爭;並本著“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發展同他們的經貿關係和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