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推拒邀約(1 / 3)

張風鳴鋃鐺入獄之後,張家大宅被封,張夫人抱著那原本用來贖罪的佛龕吃齋念佛,雙耳不聞窗外事。張永言因著肅王懶得過多追究,保下了分家之後成衣店的生意,卻不得不舍下怯懦的性子,未免整日覬覦布莊的人欺壓到他頭頂,整日裏忙前忙後,無暇休息。

少夫人萬濯靈謹遵醫囑在屋子裏養了半月有餘,養得一身軟肉,正滿心喜悅地等待著腹中胎兒長成、降生、咿呀學語、跌撞成人——她在心裏一次又一次的想著,盼望已久的平和分明已經觸手可及。

……可聞戡都的一封信,卻霎時把她拉回到徹骨的冰河底。

無知無怖,知全貌方無畏,最可怕的便是這知又不知。萬濯靈知道聞戡都所作所為是非正義,卻對其目的根本知之甚少,又偏偏什麼事都被牽扯進去。

萬濯靈大抵是太在乎肚子裏的孩子。她拿到信的瞬間先是怕,渾渾噩噩的瞪著眼睛想了一夜,想到了楊不留。

她以為楊不留會幫她……然憑心而論,誰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幫襯一個幾乎可以被視作仇敵之人。即便是互有所求,但也沒必要揣著滿心的不痛快彼此為難。

萬濯靈怔怔地看著小丫鬟費力抱回來又散落一地的東西,手臂一動,碰得湯盅的盅蓋在桌麵上滾了一圈。

她餘光往那晃動不停地盅蓋上一瞥,煩躁地皺了下眉,“……‘倘若無事,即便有事,也還是少見為好’……這話,是楊姑娘說的?”

“楊姑娘倒是沒說甚麼……”小丫鬟極有眼力地上前把那涼透的湯盅撤下,回過身來仍舊乖順地站在萬濯靈跟前,有點兒小抱怨,“都是那肅王殿下,凶巴巴的,看著我的眼神兒像是要殺人!突然就冒出來的,偏不讓楊姑娘來府上,也不知道是跟咱們什麼仇什麼怨……”

小丫鬟嘀咕嘀咕就沒聲兒了,似是想起了肅王睨著她的那個神情,隻覺得頭皮一陣發麻,趕忙閉嘴,耷拉著腦袋等著少夫人問話。

萬濯靈看了她一眼,眉間擰緊了一瞬,倒也沒說什麼。

肅王對張家厭惡得毫無避諱。

張風鳴為一己私利勾結趙謙來,啃噬廣寧府的中流砥柱,殺人栽贓,左欺右瞞。少夫人萬濯靈聞氏出身,別有用心在先,又顧念著兒女情長,生生摻了一腳進去,把原本就不清不明的一汪水徹底攪成了泥潭。

說句不好聽的,張家於聞氏和肅王而言都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萬濯靈上下輾轉求自保,自私亦無奈。

但肅王可不是什麼體貼悲憫的聖人,也不必記掛著楊不留那麼個半吊子的醫者仁心誤傷無辜性命,萬濯靈所做對錯他無從評斷,總歸就是瞧不上眼。

……更何況,張家人對楊不留著實不善,斥責一句不仁不義都是抬舉委婉。

楊不留心大,能勉為其難的對事不對人,可肅王哪兒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張家幾次三番的在這頭狼回護的地界兒裏試探撩撥,保不齊哪一下就被他盯住了脖子,一口咬斷喉嚨。

萬濯靈被自己這念頭嚇得脖子一陣發涼,她壓著胸口,緩緩歎了口氣,又問了一句,“那……除了回絕的話,他們就沒說別的什麼?”

小丫鬟費力回想了一陣,搖了搖頭——剛碰麵的時候,肅王斥責了她兩句,半分情麵不留地回絕了邀約,而後便留她在原地跪著,拉著楊不留頭也不回地走了。

萬濯靈一頓,又沒了動靜。

她其實心中隱約猜測,肅王不隨押送欽犯的隊伍回京許是別有用心。照理來說,肅王領旨來廣寧府查辦侵吞賑災款項一案已經算得上是塵埃落定,但凡是個不想惹事的,肯定腳底抹油,隨著押送隊伍就跑了。

拔出蘿卜帶出泥,倘若九五之尊久積憤恨不願善罷甘休,那趙謙來便是一把燃眉的大火,這火星燎原,朝堂上能自保的自保,難以洗脫幹係的就魂飛魄散的等著被株連。

但這京中無論是風聲鶴唳還是蠅營狗苟,都跟肅王扯不上什麼關聯,他大可回京詳稟請賞,再無所顧忌地回到北境邊防。

除非,他走不了。

或者說,查貪官汙吏隻是明麵上的幌子,肅王撇下北境千軍萬馬來到廣寧,實屬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