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司一起成長
一家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吸引人才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通路。“與公司一起成長”是員工的最高追求,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公司關注自己員工的成長與發展,就是關注公司本身的成長與發展。
那些試圖以逃離職場的人,他們的厭倦情緒大多來源於對發展環境的不適應,或者是企業暫時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當然,每個企業的環境都會有差別,但這些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隨意地選擇離開、跳槽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就像一棵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它不僅需要陽光和雨露的滋潤,同樣也要經受風雨雷電的考驗一樣,一個逃兵是不可能成長為一個將軍的。
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那些稱雄世界的知名企業無不是這樣,所有的企業也都是這樣。
據我所知,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大企業都把“讓員工和公司一起成長”作為自己在競爭中贏得優勢的重要手段。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評價IBM:“沒有任何企業會這樣對世界產業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和將要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這恐怕是對一個企業的最高評價。探究IBM成功的原因,關心和積極幫助員工的個人成長,並把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應該是IBM成功的真正奧秘。
因為企業發展需要,IBM要經常招納新員工,補充新鮮血液。在招聘過程中,IBM最看中的是員工的個人發展潛力,因為IBM認為這關係到員工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念、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關係到員工是否能夠和公司一起發展。IBM對員工的成長有很大的期望,所以,IBM向員工提供管理和專業兩種成長渠道,使員工有多種機會和廣闊的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實現個人的職業理想。同樣作為國際知名大公司的微軟,終身學習和成長則是其員工任職的首要條件。因為隻有如此,才能確保自己在軟件行業裏的霸主地位。
沒有一個企業不是把培養員工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的,他們知道員工就是企業的未來,著名管理學家斯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他說:“你可以拿去我全部的資產……但主要將人才留給我,我保證,在五年之內,我一定能夠把你拿去的所有都賺回來,甚至賺得更多。”由此也可見人才對於企業的重要性。沒有一個企業不在想辦法留住人才,而作為員工的你是不是也應該從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和理想出發,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會對企業造成的傷害呢?那些隻想自己享受企業的成功,而不能與企業共命運同成長的員工,心中普遍存在兩種錯誤的認識:一是錯誤地認為個人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是相對立的;另一種錯誤的認識是認為個人的前途和企業前途沒有關係。我在前麵已經說過,企業就是你的船,船在,你就有勝利到達彼岸的希望;船翻了,你的命運也將隨之覆滅。所以,個人和企業是為一體的,兩者的利益是統一的。隻有與企業同患難,才可能和企業同成長。不要在企業困難的時候當逃兵,那些最令人陶醉的成就,是那些曆經艱難才取得的成就。
著名戲劇大師易卜生說:“青年時種下什麼,老年時就收獲什麼。”由此我想到的是,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種下什麼,公司就會回報給你什麼。如果你願意承擔成長的責任,那麼你就會獲得成長的權利;如果你把公司的成長當成自己的責任,那麼公司自然會為你創造成長的機會;如果你以積極的熱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對待公司中的種種事務,那麼你的事業、你的精神就會在公司中得到最了不起的進步;隻要你的行為和態度切實推動了公司的成長,那麼公司就一定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