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附錄(1 / 2)

澳洲微型小說的一麵旗幟古遠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中,微型小說日益成為作家們開拓的一個領域。特別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連續在東南亞各國召開以來,華文小說創作成為世界華文文學一道迷人的風景線,以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為題材的微型小說,更是風靡一時。澳洲心水的微型小說集《養螞蟻的女人》(澳洲豐彩設計製作室出版),就是近年來成功地表現飲食男女、恩愛情仇、欲海浮沉、善惡之緣的都市生活,並有著自己藝術追求的作品。

《養螞蟻的女人》是一部憑感覺把握的微型小說。作者在其精心構思的作品中,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感悟,並由此出發,把清晰的回憶,潛意識的道德主題,一波三折的情節及一係列的心理感受,巧妙地組織在夢幻縹緲、陰陽有界及有關人生思考、社會評價的微型小說創作中。

這也是一部表現人性醜陋的微型小說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欲望、物質等一切世俗的追求全都浮在外表,給人們構成難以抵擋的誘惑。在這種誘惑麵前,是潔身自好還是同流合汙,每個人都要作出抉擇。心水的創作動機,均與這種抉擇有極大的關係。一些人經不起考驗,像《開會》的主角招進寶那樣不是在各種社交場合中追逐名利,就是在看三級片中消磨時間。他的沉淪,難道不應成為人們自我反省的一麵鏡子嗎?

這又是一部表現華人傳統與西方文化衝突的微型小說集。華人來到西方後,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和當地的文化是對抗還是交融?這是心水經常思考的問題。如《父子對話》,表現了兩代人的衝突。這衝突,其實也就是華人到了澳洲,在認同當地文化的同時,還能否承繼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母親希望兒子會講中國話,會讀中文書刊,還會用中文寫作,可兒子認為中文太難學,遠沒有英文容易掌握:“我情願不懂中文,我也許會更快樂。”後來父親和阿姨偷情,為達到結合的目的竟殺掉已成植物人的妻子,這更加深了兒子的對抗。由中西文化衝突寫到家庭悲劇,使讀者感到中西文化的溝通如處理不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天體俱樂部》則寫一位不懂外語的留學生,對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既不去適應也不想去了解,以致出了一次洋相——在眾人麵前赤身裸體。這種移民社會的眾生相,使我們看到了“華人傳統與西方文化”碰撞後產生的千奇百怪的現象。

《回頭是岸》光看題目就很有警世意味和東方特色。它的藝術力量在於作者提出了長輩應如何教育下一代這一命題。

一是華人社會的主流均希望下一代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對母語中文要做到能讀能寫。最好上大學,尤其是上本地最好的墨爾本大學,以高等華人的身份進入西方社會。於是,學中文自然成了通往仕途的敲門磚。二是該不該對下一代溺愛,比如,作品中寫到父親讓兒子讀最好的私立學校,要汽車也給他買,這種做法到底是愛他還是“害”了他?三是父親是否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給兒子作出榜樣。小說中的父親一麵教育兒子要努力學習,好好做人,而自己卻天天到賭場玩到天亮。兒子最容易模仿父輩的行為,於是兒子很快染上了不良習慣——抽煙、泡妞、賭博,以和迫他學中文的父親對抗。隨著情節的開展,連名字也帶洋味的邁克最後開快車撞牆而死。這種悲劇結局,不斷喚起讀者對如何處理好兩代人的關係,做晚輩的能否因家庭壓力而自暴自棄,沒有好父親是否就要采取自殘的手段來結束自己的寶貴生命這一係列問題的反思。

作品的分量不能用數字的多少來衡量,鴻篇巨製與“一分鍾小說”各有所長。正如有人所說:“百米奧運冠軍女飛人喬依娜和五千米奧運冠軍東方神鹿王軍霞孰長孰短?”微型小說雖然不像長篇小說那樣以宏大敘事刻畫眾多的人物著稱,也不似中短篇小說以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見長,但它通過刪繁就簡的形式,把生活麵貌真實集中地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從不同角度去分辨,去品嚐其中的韻味。心水深諳此道,故他這些年來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創作,讓自己豐富複雜的人生經曆用一瞬間閃爍的靈感之光表現出來,於是便有一係列作品問世,使其成了澳洲微型小說的一麵旗幟。

心水的微型小說以寫人為主,歸納起來有三大特色:一是寫人生百態,二是具有教育功能,三是富有娛樂性。

《詭計》以其獨到的視角,講述去澳留學女生為償還欠下的旅費和昂貴的學費,到夜總會做公關小姐的複雜經曆。為了逃避嫖客的糾纏,她先是奪門而逃,後是謊稱自己有艾滋病,可後來真的碰到一位艾滋病患者,這位患者說:“哈哈!我們正好同病相憐,以毒攻毒。沒找到安全套我本來不會強要的,我雖然被害慘了,卻不願害無辜的人。”他似餓狼般伏上去,她拚命掙紮,兩眼驚恐萬分,在撕裂的痛楚裏淚珠如雨湧瀉……看似巧合,實為逼真的“偶然中含必然”的藝術濃縮和提煉,道出了移民女學生冒險的謀生手段及其生存困境,為“賣藝不賣身”的不切實的幻想者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