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富人怕沒文化
現在有點名氣的大學都辦著名目繁多的進修班,上至MBA,下至短期培訓,越是價格不菲越是門庭若市。最熱門的專業自然是經營管理,教人如何賺錢,自己也就不愁沒錢賺了。
當經營管理真正成為一門科學時,知識就顯示出了它固有的價值。知識是第一生產力,現在再來回味這句話,確實能夠體會到它的真諦了。沒有知識,不再是沒有風雅、沒有格調這樣的小問題了,而是意味著沒有競爭力,這可是關係著生死存亡,誰又敢忽視呢?
知識和文化空前的值錢。過去一個富人一擲千金,買了一件衣服或是一頓美食,人家就說他是暴發戶心理,個人形象很不好。現在一個富人一擲千金,買一套課程或者一個文憑,大家都異口同聲稱讚,說他有強烈的上進心,用知識武裝頭腦。
所以富人怕沒文化。一是怕真沒文化,二是怕顯得沒文化。
真沒文化,應付不了現代社會的競爭需要,所以他們拚命學習,吸取一切可用的知識,並且消化它們,使之變成自己的營養。
文化的具有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輕而易舉的,但又是必須具有的,所以不能具有的人就隻好退而求其次,讓自己顯得有文化。
好在顯得有文化,在我們這個包裝技術日趨發達的時代,畢竟不是一件難事,富人有錢,一切都在掌握中。
94.富人變窮人
絕大部分的富人最初也是窮人,由窮人到富人,可能需要幾十年的奮鬥,財富的積累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趣的是,節儉之人往往在小事上精打細算,對真正的大事反而大手大腳,不太在乎,結果呢,一個跟頭下去,栽得就慘了。富人變窮人,並不是吃窮用窮的,富人變窮,往往都是投資失誤造成的。
掙錢的時候是腳踏實地,在熟悉的行業裏日積月累,財富漸漸增加,自信也漸漸膨脹,就開始涉足陌生領域。開拓進取是個好詞,確實有不少人成功了,但是血本無歸的也不少。
雖然富人摔了一跤,還可以爬起來再創業,但要想重現當年的輝煌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了。重新創業比第一次創業難度更大。見過大錢的人,小錢是不願掙的,但掙大錢的條件已經改變,還抱著掙大錢的想法,很多時候就事與願違了。人都有一種思維的惰性,舊模式駕輕就熟,新模式就難於接受,舊渠道、舊圈子雖然能給人很多便利,但同時也讓你和新渠道、新圈子隔離。重新創業固然有許多舊的資源可以利用,但同時這些舊的東西又成為障礙,使得重新創業難有長風萬裏的態勢。
很快起步,很快停滯,對敗落的富人來說,重新創業無論怎樣看都像是一場修修補補。
富人變窮,是有再富的可能。不過畢竟是舊貨,人一過氣,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95.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西方有句諺語:富人想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
每天,隻要你站在任何一家飯店酒樓的後門,耐心地等到裏麵抬出潲水,就會看到有多少糧食、多少山珍海味就那麼白白地倒掉。再去看看飯店的大廳、包間,看那些吃得正歡的男女,有幾個有一點心痛的神色,哪怕麵前的美味動都沒動過就被拿去倒掉,女人一樣的紅光滿麵,男人一樣的談笑風生——因為他有錢!岸了錢,一切都問心無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