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帶來了這些驚人的改變呢?沙漠並沒有改變,改變的隻是我自己。因為我的心態改變了,正是這種改變使我經曆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我發現的新天地令我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我開始著手寫一本小說——我逃出了自築的牢獄,找到了美麗的星辰。
有了積極的心態,你的生活將為之改變,泥濘終將變星辰。心態的作用是潛移默化而又顯而易見的。事實上,心態的不同也決定了成功的程度。
有這樣一個實驗:
兩個水平相當的教師分別給兩組學生教授相同的內容。不同的是,其中一個老師被告知:“你很幸運,你的學生天資聰穎。他們中有的人有些懶惰,要求你少布置作業時不要聽他們的話,隻要給他們布置的作業,他們就能夠完成,而且也不必擔心題目太難。若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並傾注著真誠的愛,他們將能取得最優秀的成績。”另一位教師則被告知:“你教的學生智力一般,他們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們隻期待一般的結果。”
該學年底,“聰明”一組的學生比“一般”組學生在成績上整整領先了一個學年。其實根本沒有所謂“聰明”的學生,兩組全都是一般的學生,唯一的區別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認知不同,導致了對他們的心態也不同,所以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
其實許多事物用不同的心態對待都會產生大相徑庭的結果,造成這些驚人差距的原因不是環境的差別,也不是條件的迥異,而是心態的落差。
心理學家羅伯特·洛西斯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被試者是三組學生和三組白鼠,讓學生訓練這些白鼠走出迷宮。
他告訴第一組的學生:“你們將訓練一組聰明的白鼠,這些白鼠已經經過了智力訓練且非常聰明,經過訓練它們都能走出迷宮。”
他又對第二組的學生說:“你們的白鼠是一般的白鼠,不是很聰明,也不太笨。它們可能走出迷宮,但不要對它們有過高的期望。”
最後,他告訴第三組的學生:“這些白鼠確實很笨,若它們真的走到了迷宮的終點,也純屬偶然。它們是真正的白癡,自然它們的成績也將不甚理想。”
後來學生們在嚴格的控製條件情況下進行了為期6周的訓練。
結果表明,白鼠的成績,第一組最好,第二組居中,第三組最差。
有趣的是,三組白鼠實際上都是從一般白鼠中隨機取樣和隨機分組的。三組白鼠的實驗結果顯然是由於訓練者對它們所持的心態不同造成的。簡而言之,學生對白鼠產生了不同的偏見,便產生了不同的心態,所以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它們。由於這不同的對待方式而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學生們雖然不懂白鼠的語言,但白鼠卻“懂得”
人對它們所持的心態。可見心態是一種通用的語言。
無論何時何地,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都不要以一種消極的心態來看待它,因為這種態度已經決定了你不可能出色地完成這件事;我們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它,隻有這種態度才能使你出色地、超乎尋常地完成每件事,最終收獲成功。
智慧之源
麵對同一件事,不同的心態會造成不同結果。旅途中鞋子破了,積極者認為回到了遠古不穿鞋子的時代,然後興趣盎然地走到了且的地;而消極者則開始坐在原地埋怨,失落地放棄工前進。仔細分析,一切成敗與得失,都可以從一個根源找到答案——那就是對這件事的心態。
讓積極樂觀成為一種思考習慣
一個瓶子中裝了半瓶水,樂觀的人會說,太好了,瓶子裏還有一半的水呢;而悲觀的人則說,太糟糕了,隻有半瓶水了。人的一生基本上都隻有相對的成功,就如同瓶子中裝了半瓶水,就看你怎樣看了。
日本的水泥大王淺野一郎,23歲從鄉下來到繁華的東京時,看到有人用錢買水喝,感到很奇怪,水還用錢買麼?麵對此情景,有的人會這樣想:東京這個鬼地方,連用點兒水都要用錢買,生活費用太高了,怕難以久居,於是便離開東京。可淺野一郎並不這麼想,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生機:東京這個地方,連水都能賣錢。他一下子振奮起來,從此開始他的創業生涯,後來終於成為東京的水泥大王。
這就是一位樂觀的人的態度。樂觀對人就像太陽對植物一樣重要,樂觀就是人們心中的太陽,這種心靈中的陽光構築生命、美麗,促進它範圍所及的一切事情的發展。我們的心靈能在這種心靈陽光的照射下茁壯成長,正如花草樹木在太陽照射下茁壯成長一樣。
那些總是隻看到事物陰沉黑暗一麵的人,那些總是預測自己可能不利和失敗的人,那些隻看到生命中醜惡肮髒和令人不快的人,將受到致命的懲罰。他們會使自己一步一步接近不幸,看到和他們期待和擔心的那些東西。
“思維心理學”大師史力民博士指出:“樂觀是成功的一大要訣。”他說,失敗者通常有一個悲觀的“解釋事物的方式”,即悲觀者遇到挫折時,總會在心裏對自己說:“生命就這麼無奈,努力也是徒然。”由於常常運用這種悲觀的方式解釋事物,無意識中就喪失了鬥誌,不思進取了。
史力民博士師承行為學派,他還說,人類的所有行為,無論樂觀,還是悲觀,都是學得的。因而悲觀者的悲觀性格,並非命中注定的,而是後天養成的。悲觀者可以力強而至,學成樂觀。同時,史力民博士指出化悲觀為樂觀的三個原則,人人都有必要學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