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那右邊往下走,有一條小河。我小時候,舅舅常帶我去釣魚。你看再晚一點,月亮出來了,河邊會很明亮。我們拿玉米去那邊烤,一定特別好玩。”
那些你覺得精彩的人生,我不想錯過。
林暄燒烤的經曆隻能追溯到小學時的春遊,但大多數情況下,一開火就被輔導員給製止了。每一次都是拎著一包零食和水壺兜一圈就回家,從不盡興。
“好,你說要準備什麼東西?”
“去找外公要火柴,還有一些小木柴和稻草。到了以後,我來教你。”
帶齊了東西,二人相攜走到河邊。言璟把小石頭像疊尖塔一樣,下麵大、上麵小一層層疊起來,石頭間留著縫,方便空氣流通,更容易讓火旺起來。等他們把木柴交叉放到石頭下,稻草點著時,月已上了樹梢。言璟看火候差不多了,才把玉米放上去。
最後,兩人吃得肚子圓圓,手撐著靠在石灘上,幸福地打了個飽嗝。星空下,蛙鳴蟲叫,那兩人,仰望同一個角度。
第二天,言璟帶著林暄去看了外公種的柚子樹,可惜七月還沒到果子成熟的季節。中秋節前後,用竹竿搖落下來,挖空了柚子果肉,就可以留著柚子皮做燈籠。到了八月十五賞月,家家戶戶的小孩都會提著它,去別人家要幾顆花生,當地人說那代表著吉祥和長輩的祝福。
言璟忽然想起她姨外婆家的莊園裏種滿了葡萄,成熟的時節裏,望眼過去,一片一排的淺青色。可惜,姨外婆家種的品種熟的早,七月就沒有了。最後,她隻好鬱悶地歎氣說:“哥哥,你來的真不是時候,什麼都沒得吃。”
林暄倒是覺得無所謂,便轉移了話題,“你不是說想帶我去看外公以前工作的地方嗎?”
“哦,是哦。我們還是走來的那條路,到了前麵第二個交叉路口,往左邊走,走上十分鍾就是了。現在早就荒廢了。但是,那裏還有一些老舊的機器。八十年代,這裏很熱鬧的。來這裏上班的工人,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我小時候也是說普通話。我還跟你講過呢,我現在讀書的地方,同學都不講的。”
跟著她的足跡,去她去過的地方,聽她說最早的故事,也是一種安靜的幸福。
凹凸不平的礦石路邊,有一些門緊閉的倉庫。言璟站在倉庫門口,指著對麵堆起來的土堆說:“我外公退休就是因為,有一次他推著裝土的小車往那邊走,然後上麵掉下來了一個很大的鋼塊,砸在他腳背上。後來,他就隻能提前退休了。在這裏幹活的人,幹了很多年以後,就會的得一種病,聽說好多人很嚴重的話,年紀大了就會死。我覺得,外公受傷可能是一件好事,至少他的病好了很多。”言璟那時候不知道的病,其實是塵肺病,吸入粉塵太多的礦工職業病。還好,她的小老頭一直倔強地活著,看著她讀大學、結婚又生子。
言璟一直堅信,人都能從糟糕的境地裏,挨過一些苦後,最終開出一些絢爛的花來。
快樂相聚的日子,總是過得比較快。分別的日子即將到來。文家外婆準備了一大包東西,裏麵裝滿了自個做的曬肉、幹豆角、梅幹菜和地瓜幹,說是讓他們帶到省城去,給文雪虹和林博嚐嚐家鄉的味道。走的那天,言璟外婆起的很早,打算給他們做當地人的糯米團子,也就是糍粑。先把大米和大豆打磨成粉,再幹炒。然後,用當地的幹辣子碾碎爆香,摻在一起。糯米粉加水,不斷揉捏,做成不同形狀,球形、長條狀或壓平成餅狀,入水煮熟,裹上做好的粉就可以吃了。吃完早飯後,文家外公送他們去下麵鎮裏坐車。他們一路往前走,而外婆就在路的那頭,一直望著,一直招手,直到看不見。
多少年後,林暄還記得,那一刻就像,不管前麵是風是雨,是晴是雪,隻要一回頭,家就在那邊,而外婆的溫暖永遠都在心裏。
林暄和言璟回到省城C市那天,言雪虹留了一張便條給他們:“我們去旅遊了,一周後回來。你帶妹妹去J市,找王叔叔。他說J市新開發了一個湖區,讓你們去玩幾天。那邊的度假村新建不久,給你們留了一套三星級酒店的套房,還可以自己做飯。出門在外,注意安全,玩得開心點。”兩人隻好在C市修整一天,晚上還去逛了夜市。第二天,便踏上了去J市的旅程。到長途汽車站時,王叔叔的司機過來接了,帶他們直接去景區。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湖區就是一個小湖泊,在旁邊開了一家度假酒店,然後釣釣魚,曬曬太陽就好了。結果下了車,看到一望無際的湖麵,二人囧了,才想起問司機。原來,那湖有四百多平方公裏,大大小小的湖連成網,度假村就建在中間。所以,他們必須乘坐輪船到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