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批成員到達甘南市的時候,甘南市的組織成員已經有五十人。在甘南市吳林縣這個組織基地中的基地,甚至有十八個組織成員之多。特別是最後一批的成員,大部分被充實到了吳林縣。
這些成員對外的說法是甘南市非常重視高端年輕人才,師兄們在這裏特別受重視,幹起工作來特別有勁兒頭,卓有成效。師兄們常給他們介紹這裏的情況,在他們的帶動下,自己覺得在這裏舞台很廣,可以大有作為,也就跟著來了。當然也包括什麼自己出身於小城市對大城市的那種繁華不適應,希望報效祖國投身西部大開發之類的理由。反正每個人的理由說出來都自成體係,比較讓人信服。
原吳林縣的縣高官被調到市委宣傳部當副部長,縣長周佐仁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吳林縣的書記。現在甘南市幹部缺口很多,組織成員中的第一二批年輕幹部紛紛被提拔起來。第一批都到了正處,而且全部在關鍵位置,BR縣高官、縣長,甘南市各個重要的部委辦局的一把手,如發改委、財政局、房地局、市政局、人事局、民政局等。第二批成員也大都到了副處級,個別能力突出的到了正處。還在正科的隻有兩個市長秘書和一個財政局的計劃科科長。這個市財政局計劃科科長手中的權利也不下一個普通的處級幹部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核心成員何齊亮的妻子翟紅。她因為能力突出已經被提拔為甘南市教育局的副局長。不過像他們這種夫妻二人都在官場上春風得意的並不多,組織成員的主流情況還是丈夫主攻官場,妻子照顧後勤,比如華燁和趙婉兮這種。
但組織內部女性成員事業心太強了,也不能刻意壓製是不是?
其實這個教育局長的位置已經為翟紅預備好了。因為組織成員的家屬大都在教育係統工作,所以教育局長這個關鍵位置必須是自己人。以前華燁還琢磨著要不要調一個人到教育係統做這個局長,翟紅的迅速崛起使他有了更好的選擇。
說起來翟紅也算踏上了事業的快車道。她從盛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的第一站是甘南市N縣,也算是陪著自己的男朋友何齊亮一道下了基層。不過她身份是支教教師,是甘蘭省教育廳為了安排組織成員家屬特地增設的支教計劃。
翟紅在盛京讀書的時候每學期都做家教,學習好學習差的學生都帶過。加上她本身熱愛教育事業,經常琢磨如何更好教授學生知識,經過四年的積累她自身的教學業務能力已經很強了。
她到了N縣唯一的重點高中,碰巧高二文科重點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生孩子休產假,她就接手了這個重點班的語文課,並帶了的班主任。翟紅的古文課和作文課講的特別好,為了培養學生的古文感覺,有一個月的語文課她甚至是用古文講的。這一屆文科班學生在她這個教學能力強,眼光更是異常開闊的年輕老師的帶領和鼓動下,高考成績非常突出。
正好她所在的語文課教研組組長退休了,翟紅被破格提拔直接升了教研組的組長,在內部計算也算是一個股級幹部了——N縣一中是重點高中,H縣教育局平級,都是科級;教研組長的行政級別相當於教研處的副主任,就是股級。教研處主任和副校長平級,都是副科級。但除了校長副校長之外,教研處主任以下都要代課的。就連校長有時候遇到所在科目任課老師生病或者生孩子,也是要代課的——這就是小地方重點高中的主要情況,好的代課老師非常稀缺。
不過這個情況隨著第二批四個盛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名牌大學生的加入得到了化解。有了這四個老師,N縣一中的教學力量得到了極大的補充。這四個人所在科目正好是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加上翟紅的語文正好是一套理科班的全套配置。在翟紅的建議下,一中破格把這五個人集體安排在同一屆,接手了高二的四個重點理科班。
這五個人都是初生牛犢,每天起早貪黑的幹。在她們的全力配合下,兩年內硬是把這一屆帶出了花來,不僅重點大學考了八十多個,甚至東升大學盛京大學這樣的top2學校也破天荒的考了三個之多——這已經算得上是放衛星了,整個甘南市的教育係統都被這個成績震驚了。以往全市考上top2的數量也不過就是兩三個,主要出在中心區的甘南市一中和旭日中學。這次甘南一中一個學校就考了上三個,全縣的百姓都覺得麵上有光。
作為這批老師的核心,翟紅被越級直接被提拔為副校長。當然這次提拔也是有其他因素存在的——此時何齊亮已經成了N縣常委副縣長。雖然他不主管衛生文教工作,但是教育局和一中的領導在選人的時候焉能不考慮他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