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總分關係複句、文段保主舍次及概括(2 / 3)

又如:

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卷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麵,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卷雲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麵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雲。卷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燦爛的陽光,雲塊四周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雲都在上午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高積雲是成群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看雲識天氣》)

第二段最後一句“卷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是不是對上文的總結呢?粗看起來很像,對四種雲都進行了綜合。總結出了四種雲的特點是“很美麗的”,但此段是不是重在說明四種雲“美麗”的特征呢?根據《看雲識天氣》一文的中心和第二段對下文的總起可知,這段是要告訴我們四種雲和天氣的關係:四種雲“一般不會帶來雨雪”,一般是晴天。因此,第三段最後一句雖對四種雲都進行了總結歸納,但歸納的這個結論“都是很美麗的”在文章中的地位是非常次要的。第三段也可以說是“分總”結構,但最後一句並不能概括段落的中心大意。

總分關係“總”的部分有的是完全概括,有的是不完全概括。對於完全概括的總說部分,摘錄即可,不完全概括的總說部分,則要補充完整。如果“總”的部分綜合概括力度不強,就要進一步進行綜合、概括。總說或總結部分有主次之分,要對其進行保主舍次。

下麵三段文字,看看哪一段可以直接摘錄總說部分,哪一段要對總說部分補充完整,哪一段的總說部分有主次之分,要保主舍次?

(1)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鬆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隻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細說。

(2)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遠望的時候仿佛觀賞宋元工筆雲山或者倪雲林的小品,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隻覺得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麵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裏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3)“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塊麵;流水,那是長線、曲線,線與塊麵組成了對比美;橋與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變化,同時也是線與麵之間的媒介,它是溝通線、麵間形式轉變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