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確規劃定位,合理設計配置
在智能住宅小區的實施中,智能化係統的功能定位與工程的規劃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於技術發展的迅猛和多樣化以及各地區公用事業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不確定性,加之尚無嚴格的規範標準可循,因而在方案設計中往往麵臨多種選擇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業主與設計人員權衡得失後給予決策,以尋求一個相對優化的方案。
下麵舉幾個在方案設計中常出現分歧、需要通過工程實踐逐步認識的問題:
家庭智能控製器
家庭智能控製器的品種在國內市場上有幾十種,目前,商品化設備的功能不一,但是功能齊全的家庭智能控製器的操作也比較複雜,對於老人、兒童和部分技術文化層次較低的人員來說,則會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因此,對家庭智能控製器的選擇往往希望功能不要過於齊全,以降低操作的難度。另一方麵,這也對家庭智能控製器的供應廠商提出要求,產品的功能要齊全但操作要簡單方便,猶如使用“傻瓜機”,否則,家庭智能控製器的實際使用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同時,家庭智能控製器還應具有與物業管理部門進行信息交互的能力,即可顯示一些基本的公告消息。家庭智能控製器的設置,在境外通常是住戶的個人行為,完全由個人按需求、愛好與能力來購買、安裝和使用;而在國內,控製器現在成為由房地產開發商來進行配置的設備,這有其合理與進步的意義,但在功能定位與產品的定型中,需注重效果,保證其最基本的安全與管理功能,部分功能可為用戶預留擴展的技術空間。
同時必須指出,由於國外住宅的管理與安全防範保障體係與國內不同,所以,當直接采用進口的家庭智能控製器時,需要慎重研究其功能在國內的可行性。
家庭綜合布線係統
家庭綜合布線係統的產品,有朗訊公司的智能住宅小區綜合布線係統、西蒙公司的從智能住宅布線係統、奧創利公司的時智能家居布線係統、智能住宅布線係統等。這些布線係統的產品設計思路基本源於家居布線係統標準,該標準主要考慮了現在和未來的電信服務設施的技術要求,以使布線基礎配置支持語言、數據、視像、多媒體、家庭自動化、環保、安保、廣播電視等信息服務。嚴格按標準設計的家庭布線係統,配置要求較高,造價不菲,據美國住宅區的資料,每戶約15個信息點,每點造價約176美元。
就目前國內的住宅小區建設能在智能化係統上投入資金的承受能力而言,尚難在布線上作超前的高投入,但是家庭布線係統的設計思路與方式是符合家庭信息化的發展方向的,也就是每戶設一個綜合信息配線箱,將話音、數據、電視的信號接入與用戶信息分接引出都在此箱內實現,可方便地作跳接、分配、安裝和維護,這是比較合理的方案。但是在實施中,由於住宅交房有全裝修房與毛坯房兩種形式,用戶終端信息點有一次施工定位與配合裝修設計後施工定位兩種情況,因此,還存在一個最終如何完成布線設計與施工的困難問題。此外,信息點的位置與數量還受到住宅小區與家庭的信息設備、通信設備與控製設備的配置與布置的影響。因此,要真正做好家庭布線係統設計與工程實施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目前,有些國內的係統集成商為了降低家庭布線係統的成本,做了不少探索工作,他們保留了綜合信息配線箱的基本功能與特點,但適當減少了一些暫時可能閑置的功能。控製初期用戶信息點的數量,對話音等低速信號傳輸的回路采用低成本線纜,等等,也就是既要能取得家庭布線係統的功能效果,又要降低布線係統的投資,上海郵電器材工業公司研製的多媒體線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這種做法也許是近期在住宅小區布線係統中的主流。當然,在房地產開發商的建設投資定位較高時,也可實施完整的家庭綜合布線係統,並且預留光纖進戶的接入口,因為在今後的5-10年內,光纖進家庭已被發達國家正式列人規劃,中國也將會向這一方向發展。
水、電、煤氣表的自動抄表係統
為減少抄表工作對住戶的打擾和便於能源計費,建設主管部門在20世紀90年代初曾提出三表出戶的設計要求,但水表和煤氣表的出戶在工程造價和實施技術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近年來,三表自動抄表係統成了智能住宅小區的一個熱點話題。實現三表自動抄表統一管理,在技術上並不存在很大的困難,主要是與公用事業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問題。首先,能實現計量信號遠傳的三表要通過技監局的計量論證與主管部門的許可;其次,自動抄表後的賬單要能符合各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能進入各行業的收費管理係統統一結賬。三表自動抄表是對原有抄表方式的改革,但增加了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量與責任。
上海采用電力線載波方式的三表遠傳抄表與管理係統由於能與水、電、煤氣的營業部門協調,得到推廣應用。最近,國內試驗成功了采用X卡的計量表,用戶先付費分別購水、電、煤氣的X卡,插入表內後可以用電、用水、用煤氣。這類卡計費表在技術上已趨成熟,在管理上僅是用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直接結算關係,而且,對公用事業部門與金融機構來說,帶來的經濟利益是相當可觀的。這類方式很可能會在近期對新建住宅形成推廣之勢。因此,三表的自動抄表係統采用何種方式,需與公用事業主管部門進行商討,以確定一個合理的方案。
三網合一與信息服務
住宅小區的信息網絡通常有三個:話音通信網、有線電視網和數據通信網。傳統習慣上是各自獨立組網分別由電信部門、有線電視台網絡部門和物業管理公司建設,這種方式工程量大、投資多而且使用亦不方便,從三個網的基本功能來考慮,都是信息傳輸網,因此,就產生了把三個獨立合為一個網傳輸,用戶在信息終端可以按自己所需來接收信號與發送信號的設想。但是要實現音頻、視頻、射頻、數據信號的同網雙向傳輸,首先必須有寬帶的傳輸通道,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可以作為媒介實現這一傳輸。第二個問題是三個網的信息設備各異,小區內三個網與外界相聯分屬不同的行業主管(郵電、廣播電視等)從現行的國家政策規定與管理體製來看,由於接入公共電話網在管理上尚有問題,僅在住宅小區內部實現三網合一而外部行業管理不統一的情況下來運作,目前還是有困難的。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已不提“三網合一”的口號,僅在少數地區進行“三網融合”的試點。
住宅小區的信息服務常被一些係統集成商推崇為必須盡善盡美的考慮內容,力圖在小區中建立網或千兆以太網為住戶提供,這種方案的願望是很好的,但是物業公司要維持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必須長期配備一批專業人員進行信息加工製作,投資一定的網絡與計算機設備,因而運行成本較高,這類方案的可行性很值得研究。
信息服務是很有意義的,但信息服務的投入與運行成本卻使人猶豫;三網合一的技術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但是運作中技術與管理問題卻令人為難。最近,上海信息港寬帶網絡工程為住宅小區的建設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一一1999年,上海信息港寬帶網絡,視頻、音頻等服務開始模擬運行;有線電視台已在1999年年底建成30萬係統,通過的前端接入寬帶網絡,用戶可采用機頂式進行多媒體服務信息的點播;同時,電信部門也在積極試驗寬帶接入方案,用戶亦可通過用戶端設備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應用服務。
最近,一些有實力的網絡公司參與住宅小區信息化建設,由他們建設小區的局域網(包括布線係統)承擔小區網站運行管理,直接向小區居民提供信息服務與收費,為每戶居民安裝的以太網端口,實現寬帶信息服務。屆時,信息服務的信息源從電視點播、信息查詢到網上購物將應有盡有,而物業管理公司的信息服務就可隻需局限在內部物業管理、服務信息範圍內。總之,充分利用公共網絡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源來減少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量與運行成本,是信息服務方案首先應考慮的著眼點。
係統集成與物業管理
與智能大廈同樣,住宅小區智能化係統的係統集成亦是一項課題。由於住宅小區中的弱電係統眾多,各子係統設備規模大,分布區域廣,各子係統運行信息量大,各子係統信息交互作用多,因而產生了對小區內各係統的信息進行集成管理以協調係統運行的需要。但是係統集成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把所有弱電係統信息一體化的理想方案,而是必須具有實用價值與實際意義:以麵向設備的管理來提高物業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以麵向住戶的管理來提供服務信息和便捷的服務方式。因此,對於安保係統、車庫管理係統、消防係統和公共設施監控係統之間必要的聯動,可以根據條件采用多種方式實現,並不一定全部采用開發造價較高的通信接口互聯方式,但對住戶管理與服務的係統必須在統一的數據庫上運行,以保證物業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