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非虛構文體的擴展之二
運用序列和分類、類比及對比的方法來擴展段落
所謂序,字典上的解釋就是次序、順序、序列的意思。所謂序列,就是按次序排好的行列。
我們或許也可以從植物生長的情狀中得到某些啟示。通常來說,一株植物生長時,從最初的萌芽出土,到分蘖抽條,都是一個葉片一個葉片按順序長的,絕不可能出現顛三倒四胡亂加塞的情況,這種按自然順序生長的方法同樣也適用於非虛構文體的敘述。
下麵請按順序序列的方法檢索下列事物及事件,發現顛三倒四的現象請予以糾正,並寫好正確的序列。
如:炮兵進攻戰鬥的一般程序
1布置戰鬥任務
2了解敵情(地形、兵力、兵器配置、工事構築情況)
3戰鬥組織與準備(炮兵部隊的兵力分配、火力組織與任務區分、組織步炮協同、組織試射)
4戰鬥實施階段(炮火準備、火力急襲、火力壓製、攔阻射擊等)
5總結(經驗與教訓)
倘若將炮兵戰鬥的展開錯誤排序,就會給部隊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如將4放在1的位置,或者2和4置換,等等。
倘若發現這種情況,請及時糾正,使其回到正確的序列。
請做下列作業,按事情本身標出次序來。
一、緊急集合
②穿衣起床
①哨聲
③打背包
④整隊
二、上課
②點名
④報告
①集合
③走向教室
三、實彈射擊
①臥倒
②瞄準
④驗靶
③勾扳機
四、打乒乓球
②準備
①發球
③擊球
④得分
在四道作業題中,任選一題,寫出按順序開展的一篇短文。文中注意把各序列的關鍵詞用到所寫文章中。
例:
緊急集合
在部隊所有的訓練中,緊急集合是為數不多的嚴肅緊張至極限又常常上演輕鬆小插曲的課目。一陣嘟嘟的哨音劃破夜幕,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統治整個營區,急促而又野蠻地撒碎兵們各式各樣的夢。哨音,就是命令。兵們騰地坐起來,軀體和意念瞬時拉直繃緊如同一根根通條。不許開燈,不許有明火,不許講話。兵們在黑暗和沉默中摸索,一切全憑記憶和手感。穿衣起床,套上褲子,披上衣服,帽子往頭上一卡,武裝帶掛在脖子上,打背包時,被子兩折三疊,從枕頭下摸出背包帶,窄的三壓兩把背包一捆,挎包左肩右攜,水壺右肩左攜,腳一蹭鞋,在向集合地點奔跑的過程中,往背包上插一雙解放鞋,寬背包帶穿進背包兩頭,背包上肩,提鞋跟,扣衣服,紮武裝帶。連長、排長什麼的,早已在集合地點等候。下口令整隊清點人數,一束束手電光柱在兵們身前身後晃上晃下。爾後,把部隊拉出去跑個幾公裏講評一下,整個訓練就算結束了。
(北喬:《營區詞語》第142頁)
按照日常習俗、事件發展的順序一步步地敘述及描述,在文學作品中是最常用的手法。特別是在節日、婚喪嫁娶、村戲集社等,用處最多。
例:
不一會兒,曼古看見遠處有許多火把;時常有手的黑影,從漆黑的罐裏取油,然後移向火把。在娶親行列的前頭,走著全區最著名的樂隊。兩麵鼓上飄著長長的綢條,掛著用珠子和貝殼做的裝飾;兩支笛子的銅管在火把的晃動的亮光下閃出一道一道的金光;維耶琴十分別致裝飾著深黃色的穗子。樂隊後麵是一群騎馬的人,他們包頭上的漂亮羽飾真像孔雀開屏一樣美麗。騎馬人的小胡子修整得整整齊齊,胡子尖傲慢地向上豎著。落在後麵的人,狠狠地用腳後跟磕打他們半死不活的瘦馬的肋骨,企圖叫馬跳舞,或至少揚起那總是耷拉著、對什麼都表示不滿的腦袋。有幾個騎馬人,刺踢自己的鞍轡齊全、打扮漂亮的馬,馬一跳動,險些摔下鞍子,他們大喊幾聲,企圖博得周圍的人同情。緊跟著馬隊後麵,莊重地走著四隻大象,大象的頭、脖子、胸和四肢上拴著一串一串的小鈴鐺,發出悅耳的聲響。在象背上搭起的轎子上,坐著一群美麗的鄉村姑娘,她們羞羞答答,彼此緊緊地靠著。姑娘們的雙頰緋紅,耷拉在耳下的墜子閃出彩虹般的各種顏色。陣陣的急風吹散了她們的披肩和頭巾,她們迎風而行,真像在人間會過情郎後而急急地返回天宮的仙女……
(巴基斯坦《卡斯米短篇小說集》第70—71頁)
我們從這段描寫中可以得知,這是按照迎親婚嫁本身的步驟一步步展開寫的。按照事物發展的“事理”去一步步寫,首先是要明事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凡事皆有緣起,有承載的形式,有發生發展的曲線,有事物的邏輯、規矩、規律、路數和序列。作為一個作家,所謂明事理,一是要清楚它的套路,這就要我們善於觀察,勤於學習,不僅要記住它的環節,還要記住它的細節。二是按照生活的摹本一步步地寫。所謂一步步,實際上是一種方法,這就是從頭至尾,按順序敘寫,步步為營,結結實實。當然,這種一步步寫的方法並不是不加選擇,事無巨細,而是要有所選擇,取舍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