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伯高和杜季良都是馬援的好朋友。龍伯高為人敦厚謹慎,出言皆善,謙和節儉,清廉無私,馬援愛重他、欽佩他,希望侄兒學他。杜季良為人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各色人等皆有交往,杜季良的父親去世,數郡都有朋友來吊唁,馬援愛重他、欽佩他,但馬援不願意侄兒學習他。在馬援眼中,龍伯高、杜季良二人都是高尚的人,但為什麼龍伯高能學,杜季良不能學呢?因為學龍伯高不成還不失為一個老實謹慎的君子;如果不能從內心裏學到杜季良的“憂人之憂,樂人之樂”,隻是學了他的表麵(如朋友遍天下),就不免會成為一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就是這樣。
杜季良當時正任越騎司馬,他的仇人以馬援此信為據,稍加潤色,上奏章控告他,說他:“為行浮薄,亂髃惑觽,伏波將軍萬裏還書以誡兄子,而梁鬆、竇固以之交結,將扇其輕偽,敗亂諸夏”
劉秀覽此奏章,把竇固、梁鬆召來嚴加責備,並且把奏章和馬援的信給他們看。二人叩頭流血,才免去罪過。結果杜季良被罷官,龍伯高則被升任零陵太守。
前些時日還得了馬援敦敦教誨而高興的梁鬆因此對馬援盡無敬仰之意,加之他明知此時正是他求娶劉義王緊要之時,他自知如此自己要娶到劉義王的可能更是渺茫,為此他遷怒於馬援,從此對馬援產生了誤恨。
當初南征交趾時,馬援常吃一種叫薏苡的植物果實。這薏苡能治療筋骨風濕,避除邪風瘴氣。由於當地的薏苡果實碩大,馬援班師回京時,就拉了滿滿一車,準備用來做種子。當時人見馬援拉了一車東西,以為肯定是南方出產的珍貴稀有之物。於是權貴們都希望能分一點,分不到便紛紛議論,說馬援的壞話。但馬援那時正受光武帝寵信,所以沒人敢跟皇帝說,而梁鬆則將此事暗暗記到到了心裏。
梁鬆以為他與劉義王的婚事不成,那到底是成還是不成呢?
劉秀因為匈奴進攻而倉促回宮,國事為大,陰麗華自是不會拿兒女私事打擾劉秀,等馬援出戰之後,不知受杜季良牽扯而受了劉秀責備的陰麗華這時對劉秀說了梁鬆求娶劉義王一事。
劉秀心裏此時正對梁鬆與竇固餘怒未消,聽了陰麗華所言,當即便說:“我不允。”
陰麗華為之錯愕,畢竟當初梁鬆也在駙馬人選之列,當時劉秀並無異議,為何如今在得知劉義王的心意之後還予以反對。沒待陰麗華出言問個明白,劉秀便先行交代了。
劉秀將今日發生的事盡然告訴了陰麗華。
陰麗華聽了之後,對劉秀說:“妾不知內裏,然妾心裏不解,新息侯既不喜侄兒譏議他人,為何他卻在信中譏議他人,如此如何教諭侄兒?”
劉秀聽了陰麗華的疑問,細細一想,竟發現自己真是疏忽了,他對馬援很信任,卻偏偏疏忽了馬援的為人品性,劉秀為此既悔又怒,至於他之後如何處置,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沒過幾日,劉秀改口答應了梁鬆的求娶,並為之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