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王對於梁鬆的求娶,在經過了一夜的深思熟慮之後,她來到長秋宮告訴陰麗華,她想嫁予梁鬆為妻,因為對於如今的她來說,這樣的決定對誰都好,她已經不求所謂的男女****,隻求日後順遂。
陰麗華為此十分認真地問劉義王可有想清楚,而劉義王迅速地對她點了點頭。既然早已有言讓劉義王自己做決定,作為其母後,她尊重劉義王的決定,並且她也覺得劉義王的決定並沒有錯,至於是不是好的就另當別論。她清楚劉義王做出這樣決定的緣由,不過是為了不耽擱下麵的王弟與王妹,不想讓愛她的人為她再時常憂心,並非因為其與梁鬆兩心相悅,劉義王這樣的姻緣並非是陰麗華最初想要的,然而世事弄人,劉義王受了情傷,也許再也不會愛上別的男子。在陰麗華看來,與其讓劉義王這樣孤獨下去,還不如讓梁鬆陪著劉義王,她想,劉義王終有一日會愛上梁鬆,從而過上和美的生活。活到這個年紀,陰麗華深深的明白: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切,這個世上並沒有所謂天長地久的男女****,在時間的涓涓細流裏,白雲蒼狗。
劉義王決定嫁給梁鬆這事,劉陽、劉蒼與劉荊等這些近親的人自然是第一時間得知了消息,對於劉義王做出這樣的決定,大家並沒有異議,因為在他們看來,梁鬆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良婿,他們為劉義王做出這樣的決定感到高興。然而,劉荊除了高興之外,卻不得不忍痛舍棄了一位重臣的支持,因為這位重臣的要求便是讓梁鬆娶其女兒,劉義王對劉荊一如既往的關愛,從來不曾疏離,甚至傷害他,是他敬愛的王姐,也是他要保護的人,他現在要做的事就是為了他心裏最愛的人,而這並不會成為他可以傷害劉義王的理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秘密,也許就在你不經意間,就是別人日積月累的心血為了你而付諸東流,因此,請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建武二十年十二月(公元44年),匈奴入侵天水、扶風、上黨
十二月二十八日,劉秀返回洛陽皇宮。
馬援請求攻打匈奴,劉秀準許,讓馬援出兵駐屯襄國,下詔命令百官祭祀路神,為馬援餞行。馬援經過梁鬆和竇固身邊時,忽然停下腳步對黃門郎梁鬆、竇固說:“凡人富貴,當使可複賤也;如卿等欲不可複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這一幕自是被許多人盡收眼底,就連劉秀也看到了。
當時劉秀隨口說了句:“也不知馬援對他們兩人所出何言?”
劉秀不經意的一句話自然被許多有心人放到了心上,於是紛紛為之探聽,將其中的細末都探查出來。這些人當中就有杜季良的仇人,他當即借機控告了杜季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馬援在南征交趾時,在前線聽說侄兒馬嚴、馬敦到處亂發議論,譏刺別人,而且跟一些輕狂不羈的人物結交往來,便立即寫信勸誡他們。信中說:“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暛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暛也。暛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